前两造对虾的养殖过程中,“白便”成为了养殖的一大难题,很多地方对虾放苗二三十天后就已经出现白便现象,继而对虾出现慢料、不吃食的或者是对虾光吃不长的情况,给养殖着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对虾“白便”产生的原因
1、虾苗幼体肝胰腺的健康程度,肝胰腺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健全,苗场标苗期间是否用过伤害肝胰腺的产品,比如过量的抗生素。
2、养殖期间水质底质、天气是否恶化,尤其是弧菌是否超标
3、对虾肝肠孢虫寄生于对虾肝脏及肠道细胞内,造成吸收功能下降,营养不良导致对虾生长缓慢,同一池塘的虾规格参差不齐。
关于“白便”问题,只要从进步对虾体质、改进和优化水体环境、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等方面着手,多观察,做到“无病先防、出现白便及时采取措施“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准则,才能到达到防控“白便”的作用。
其实对于早期的白便综合征,可以同时按照以下方案处理
1、改底消*后,及时补充乳酸、芽孢等有益菌,补充多矿培藻,重新构建生态系统;
2、出现白便的时候进行控料或者停料同时内服胆汁酸+幸福+丁酸梭菌等益生菌,连用5-7天,让肠道菌群恢复健康稳定状态;
3、有白便的时候营养吸收利用率比较差,体质也较差,可以配上点虫浆(蝇蛆)效果会更好。
对虾白便总结:
对虾白便治疗难,以养代防要做到;
稳水补菌防倒藻,投喂管理很重要;
定期内服做保健,肝肠健康强免疫;
弧菌检测要勤做,病发早期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