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徒步川藏第40天,卧龙镇到甲格村42.20公里,累计.62公里。
已经逆雅鲁藏布江走了三天,世界屋脊的冰川和雪水汇聚成万江之源生命之源!琼浆玉液般的江水把自己的藏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和它是一种邂逅也是缘分。
到甲格村,唯一的旅店主人一家上山挖虫草了……路边有张长凳上面还放着一床被子,走不动了,再往前走也没地方住,先赖着再说……最后是这家留守的老人收留了我……吃了碗泡面就瘫下了。
5月31日,徒步川藏第41天,甲格村到洞嘎镇37.68公里,累计.3公里。
到今天终于把三个老师各说西藏历史全听完了,脉络都通,但说的角度不同。
从昌都打洛遗址发现4到5千年前高原有人类活动的新石器时代;
以松赞干布为标记的前藏和后藏;
以郎达玛灭佛为标记的前弘期和后弘期;
以最早出现并统一全藏的苯教到现在盛行的藏传佛教,教派的繁衍以及教派之间的内斗了以及和*治的关联沉浮……
“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催生了高原人民对宗教特有的需求…但和尚脱了袈裟他也是人……”老师说,
听完三百多集对西藏的神秘感消失了但多了许多尊重!自然环境,内部利益,外部环境,民族.百姓.血泪斑斑!
路遇俩守林的老兄用牦牛尾巴在织套藏獒的脖圈……
以上黑体字是“活着”的行走日记,以下是编者说。
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活着”是一个践行者,“活着”的每一次出行,不管以何种方式,都会事先做足功课,熟读目的地及沿途的相关资料,从来不会只为走而走,看“活着”的游记也让井底的我增加了一些见识,就如“活着”今天说的西藏的历史,耳熟一点的只有松赞干布,也只是耳熟名字而已,有关松赞干布所作的历史贡献也是在看了“活着”的游记才有所知。
跟着“活着”的脚步,假装自己也在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本文图片均来自“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