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要不要用那么多的长课文教学生写长文章吗
TUhjnbcbe - 2022/5/27 14:18:00

一位非常要好的杂志编辑,约我为四年级孩子写一篇单元习作引导文章,题目是指定写“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习作六”。于是,我根据“大单元‘先写后教’变序教学实验”,为四年级学生写下了《那么多的“学会”,写什么才是最好的?》的小文章:

“我学会了”的写作要求是:写一篇“学会类”中最有成就感的事,要把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写清楚。

什么是成就感?什么事最有成就感?

成就感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

同学们,你们已经十多岁了。这十多年来,你们做过很多很多事,很多很多让自己愉快、成功的事。比如,学会写一个字,学会做一道题,学会一个英语单词,学会画小鸭子,学会跳一个双飞等。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每种“学会”基本都有愉快、成功的感受,感受有多有少、有强烈有平和。如果把自己所有的“学会”都写下来,意义不大,只有选择最愉快、最成功的感受来写,才有价值。所以,这篇习作,大家一定要筛选出最有成就感的事来写。

我们一起来看看四年级习作六给的几幅图,看看这些图分别讲述了什么事。学会弹钢琴,学会照相,学会挤牛奶,学会还书,学会洗餐具,学会种花。这是图中三个男生、三个女生最有成就感的事,不一定是你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比如,不少同学虽然学会了弹钢琴,但是被父母逼着去的,学得很苦、很累,有可能谈不上最有成就感;又如洗餐具,可能很多爱劳动的同学在一年级时就会做了,现在四年级再写这一内容,也不一定算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教材上的题目只是参考。

写“我学会了”看起来不难,但想写好,不那么容易。确定最有成就感的事,是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

如何确定哪些“学会”最有成就感呢?

一是把自己所学会的事列出来。通过比较这些事带给“我”成就感的大小,找到最有成就感的事来写。

二是找到了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事后,还要想一想:这件事写出来是大家熟知的,还是未知的?如果是熟知的,即使你觉得很有成就感,我也建议你再想想。比如学会骑自行车。每年都有很多同学写,作为老师我看了很多很多篇,很少发现有写得出彩的。文章不只是写给自己看的,读者很重要,你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读者,既要让读者感受到你们写的事确实最有成就感,也要让读者觉得你的选材很独特。

你们把上面两点都考虑到,这篇文章就算是完成了一大半。可能有同学会说,我还是很难从做过的事情里确定最有成就感的事,怎么办?

我们不妨从教材的课文中,去寻找一些解决的办法。虽然教材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但课文中藏着的写作智慧,是能够帮助大家写好文章的。

比如,四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共有《文言文二则》《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等四篇课文,每篇课文里的人物都有独特的“学会”,你们发现了吗?我们一起看一看——

车胤,“家贫不常得油”,他学会了“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这一本领,是不是车胤最有成就感的事?也许你认为不是,同学们,想想看,想在夜间继续读书的车胤,最大的困难就是“家贫不常得油”,结果萤火虫的光,让他能以夜继日地读书了。超级大的难题得以解决,有没有成就感?当然有了!而这件事居然传到现在,足以证明这一学会的价值。

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因为经过磨针溪,看老媪磨铁杵,李白从中明白“只有肯下功夫,不半途而废,事情才能做好,人才能成功”。明白了一个道理,算不算最有成就感的“学会”呢?

节选的《小英雄雨来》,重点讲述了雨来学会的本领。如学会在河里钻上钻下,学会仰浮,学会了逃跑,学会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学会了与日本*子作斗争……这些本领,有的详写,有的略写,你觉得最有成就感是哪个?相信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我们家的男子汉,能为喜欢吃的编儿歌一样的谜语,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学会用汽水瓶和钱换橘子水,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对生活沉着的挑战……

《芦花鞋》里的青铜学会了什么?学会了采当年的芦花,学会卖芦花鞋,学会了孝顺……

把几篇文章中的“学会”这么一理,你们应该清楚一篇文章可以写好几个“学会”,但要注意区分好重点写和略写。

其实,这几篇文章还能教给我们另外几种“学会”。

例如,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就学文言文了,那么老师是怎样带着大家学文言文的呢?如果请你们写一篇《我学会了读文言文》,能不能写出来?

另外,这单元除了文言文,其他三篇课文有个共同的特点——篇幅比较长。这三篇长课文其实告诉了我们写长文章的三种方法(虽然写长文章不是小学阶段的要求,但你最有成就感的“我学会了”,如果能写上千字,肯定是一件相当快乐的事,请你大胆地写起来,尝试着写一篇长文章):《小英雄雨来(节选)》由六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采用序号隔开。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方式,一篇篇地写,一篇一个故事,几个故事就能写出一篇长文章。

《我们家的男子汉》由三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明确的小标题,每个小标题基本是一个故事的中心。一篇文章,由三五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组成,文章不就写长了吗?

《芦花鞋》用三个段落空行的方式写了四个部分,这种方式也能让文章拉长。

当然,这三篇文章,其中两篇涉及整本书,《小英雄雨来(节选)》对应着《小英雄雨来》,《芦花鞋》对应着《青铜葵花》,这两篇文章学习之后,大家一定要读读这两本书。后面如果以《我学会了怎么写长文章》及《我学会了读整本书》为题写作文,你们会觉得难吗?

一边学课文,一边写《我学会了读文言文》《我学会了写长文章》《我学会了读整本书》《我学会了写故事》等,这样的作文肯定比《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学会了洗碗》《我学会了种花》更让人耳目一新。

题目确定好了,怎么写经历、体会呢?其实这些你们一定会。因为一步一步怎么学会的,每一步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解决了之后心情如何,这些都是你们实际经历的,把这些内容写出来就可以了。

这位编辑朋友拿到稿件,还是挺喜欢的。但主编看了之后,做了四处批注:

一是针对“比如,不少同学虽然学会了弹钢琴,但是被父母逼着去的,学得很苦、很累,有可能谈不上最有成就感;又如洗餐具,可能很多爱劳动的同学在一年级时就会做了,现在四年级再写这一内容,也不一定算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教材上的题目只是参考。”作了“不要批判教材”批注;

二是针对“我们不妨从教材的课文中,去寻找一些解决的办法。”作了“课文没有的要求不要强行要求”的批注;

三是针对“车胤,‘家贫不常得油’,他学会了‘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这一本领,是不是车胤最有成就感的事?也许你认为不是,同学们,想想看,想在夜间继续读书的车胤,最大的困难就是‘家贫不常得油’,结果萤火虫的光,让他能以夜继日地读书了。超级大的难题得以解决,有没有成就感?当然有了!而这件事居然传到现在,足以证明这一学会的价值。”作了“人物的成就感不是‘我们’来断定,不能硬往上套”批注;

四是针对“另外,这单元除了文言文,其他三篇课文有个共同的特点——篇幅比较长。这三篇长课文其实告诉了我们写长文章的三种方法(虽然写长文章不是小学阶段的要求,但你最有成就感的‘我学会了’,如果能写上千字,肯定是一件相当快乐的事,请你大胆地写起来,尝试着写一篇长文章):《小英雄雨来(节选)》由六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采用序号隔开。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方式,一篇篇地写,一篇一个故事,几个故事就能写出一篇长文章。”作了“不提倡写长文章,不能形式大于内容”批注。

主编的这四处批注让编辑朋友难为情。我把这四处集中在一起,相信读者与我一样,会作出这样的判断:充分说明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还没有从传统中跳出来。分析教材,让学生不要唯教材,这哪是批判教材呀?引导学生辩证地看教材,不该是老师应有教学智慧吗?如果硬是将这段文字定性为批判教材,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很有可能就举步维艰了。再看剩下的那三处批注,你就知道当下专家理念下的那种课文教学理念,多么的根深蒂固。

多年来,我国的课文教学除了个别课文有“小练笔”片断训练外,其余课文真的没有什么写作教学了,更别说为单元习作服务了。对这个单元的教材做研究,哪个老师发现不到这组单元都是“长课文”呀?小学阶段,难道每次习作就只能在-字转圈圈吗?引导孩子写长文章,难道仅仅是形式吗?笔者对中外小学生写作进行过系列比较研究,日本这个国家的中小学,一年三个学期,一个学期里学生只写一篇文章,学生所写的那篇文章,少则几千字,多则万字呢!读留美学者*全愈的书,你会发现他的儿子*矿矿在美国读二年级时,一篇研究报告,就写了十几页呢!

现在很多老师怕写论文,一篇论文写上几千字、几万字,对于许许多多老师来说,太难了!这是不是与我们中小学从来不引导学生写长文章有关?中小学语文课本里那么多长文章,为什么就不能引导学生写长文章?

我知道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试卷上的作文有“、、字左右”的要求,考试要求,不是平时习作就要按照这个要求来。如果平时习作也坚守这样的要求,不就是把孩子的大脑与手脚同时捆上吗?我们已经把孩子双手双脚捆起来习作,很多年了!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的老师,在这一点上,的确需要解放了。

高子阳

1
查看完整版本: 要不要用那么多的长课文教学生写长文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