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寺的具体建造时间不得而知,据说远在唐朝就已是香火鼎盛。
明末时,金华寺未能幸免毁于战火。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有僧人发愿要重修庙宇,于是与其弟子化缘集资,在乾隆年间终于完成夙愿修好了大雄宝殿。之后又陆续扩建规模,重新让这里成为众聚之地,人们再度来到这里上香祈福,听经求签。
金华寺从外观看却总觉得有些奇特,背靠山门的是一个古戏楼,被称为“乐楼”。乐楼正中高悬着“观今鉴古”牌匾,顶部的檐角勾起向天,屋脊上有各种神兽装饰,内有十八根石柱支撑,配合着精雕了各种花草树木、琴棋书画的木制门楣、檐口,真如一旁的《新建乐楼碑记序》上所形容的那般“宏伟壮丽”。
据成都建筑界泰斗庄裕光老先生的著作《古建春秋》中介绍,这座乐楼是道光十五年开建,历时四年竣工。可以想见每逢庙会时,戏班子在此演出一定有着极佳的舞台效果,迎得一片片的满堂喝彩。
乐楼上的4根石柱镌刻着这样一幅楹联:弄假传真,随他演来,无非扬清激浊;移宫换羽,自我听去,都是教愚化贤。由此推测,或许这里也是那时人们用作教化德育的场所。乐楼石柱上的另一幅楹联写道:“欲知世上观台上,不识今人看古人。”
在成都,时尚潮流与古色典雅共处在同一空间,老派建筑与新锐设计交融在同一区域。金华寺的独特源自包罗,成都的魅力也是因为这份气度。海纳,让繁华尽藏于此。
东周社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