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收藏陈曼生作竹印ldquo怡情物
TUhjnbcbe - 2022/5/14 14:21:00
治疗白癜风诀窍 http://m.39.net/pf/a_8815305.html
作者:章通作为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陈曼生,表现了巨大的艺术创造力。

这一方竹根小印(见图)就是他的作品。此印印文为“怡情物外”,其独到之处是一改常用的古籀、小篆印体,而以汉篆人印。

印面近于圆形,四字虽均分印面但并不呆板,他利用每字一笔冲出边界的艺术手法,使印面匀称而富变化。

“怡情二字的竖心旁的变化尤为精妙,粗细、长短、顿挫圆转的刀法处理,令人拍案叫绝。虽然赵之谦评价曼生印是“巧七拙三”,但他巧得有道理,巧得有创意,比他的石印代表作“江郎山馆”别是一番意趣。更难得的是印文刻在竹心极薄的隔膜上,印内中空,且隔膜又是直纤维,容易刻通。刻制时要精确把握住用刀的力度和人刀的深浅,其难度远非实心的石印可比,此印刀法的轻重、顿挫、平直、转折无一不见佳美。

再看此印边款,款文六字“小松正,曼生作”,不松不散,有板有眼,活泼匀称,简单明了。省去“先生”“大人”的客套用字,用刀轻逸,如书写一般。

此时*小松已近59岁,依照苏北习俗,五十九岁生日时应做六十岁甲子寿庆活动。陈、*二人同是杭州人,生于同时,做同样的官,又有同样的爱好,这同时、同地、同好、同僚的四同关系,作为有开拓创新天赋的艺术大师陈曼生为其师长*小松祝贺生日,脱俗刻此价不值分文的竹印以贺,只是在选材、印文、刀法、章法上花一些精力,表达一下自己的篆刻水平,内含谢师之意。

此印得于陈曼生家后代,或因竹材不贵重,且竹易生蛀破裂,不被人看重,保存至今实属不易。至于为何此印未交与*小松?我也有一些推想。用放大镜细看印面正中,有一块约一公分大的补丁,可见,此印刻制时竹心隔膜已断裂,这样,陈曼生当然不好意思再把它作为寿礼了。但,这一小小补丁又可证作者对此印的制作何等用心,否则,不名一文的小竹根刻坏了,弃之即可,何必费大功夫随形补齐,而且补得纹丝合缝。从这一点也可窥见作者对此印的看重。

老俩口在研究印章

作者简介

往期荐读

▼▼▼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本公号唯一投稿邮箱haqjprj

.
1
查看完整版本: 收藏陈曼生作竹印ldquo怡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