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清潭禁界碑
文/应可*
禁碑是落实到最具体行为的一种乡规民约,旧时在乡间十分常见,在交通要道、池塘边、路廊、山脚等处,竖起一块石碑,更有甚者,大岩壁或在溪流上巨石,刻有文字内容,有详有简,详者洋洋千言,简则一二字而已,如一市东岙观海桥前立着左营东岙汛禁碑:“……各地禁文凡有海口出入口同兵禁止需索陋规……”禁止守兵不准向出入海口者索钱索物。还有一块文管会保管的《重民粮食碑》。……照得民以食为天,以米为本,故米为世间最贵之物,如有糟塌米者,非干天谴,即罗王法,诚至重也。前查宁邑米牙市侩以及肩挑贩户,卖买米者,非OOOO即拌杂糠粞渔利,病民莫此为甚,节经出示谕禁并随时访OOO抗禁,诚恐日久废驰,仍蹈故辙,殊不足以重民食,合再勒名永远示禁……同治陆年柒月日给其省略部份尚有数百言,再三强调稼穑之艰难,要公平买卖,不准掺假,要诚信经商,否则从重处罚,同时亦遭天谴等等。又如旗山《合境公禁*博碑记》云:“*之为害日甚一日,禁约必严由来旧矣。况圣天子当阳出治律例,何等森严。我旗山自乾隆五十二年合境会禁,改过迁善二十余年间,士农工商各勤职业,地方风化蒸蒸日上矣,第恐世远年湮,人心或变,后之视今未必如今之视者,*志于石为久长之戒,惟愿子子孙孙恪遵……大清嘉庆十六年二月中和节杨家田、大青、洞下、大渔冯、上堍、主屿同禁”此类禁碑甚多,如禁食洋烟,禁伐山林,禁开山取石,因多有宗教之成份在内,更得到村民敬畏而自觉遵守,无形中为生态环境保护起到良好影响。有的碑文虽为警示性,如宁海多处的“南无阿弥陀佛”、新岭百步峻的“头上青天”,令人深省。相传瞎子三百羊钿误听为“洋钱”(银元),伤及无辜,自己也死于非命,或云路险山高,多有盗贼出没,乾隆间县令部文志在路旁岩壁镌刻四字禁碑,作用非少。再如清潭里岙双枝庙前的清溪岩石上,刻有“禁界碑”,禁止垂钓、洗衣、洗脏物及倒垃圾,以维护侯王尊前圣洁,这不是意识的环保公告吗?又如宁海街巷的墙上石块刻有“惜字”,上有一个圆洞,使你自觉不自觉把废纸捡起投入洞内,以提醒你爱惜字纸,否则来世要有瞎眼的可能。说明民间对文化的尊重。清潭村行*上属于浙江省宁海县深甽镇。位于宁海县西北山区,地处浙东第一尖东北。北接奉化,西接新昌。村庄合并后,清潭村还包括上张村和上陈村。现有大概来户人家,人口在1左右。年,清潭村被评选为宁波首批10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清潭村,初名里岙。明代大儒方孝孺为清潭张氏所写的《娱静楼记》说:台人谓山川环复之地为岙,去宁海西北五十里曰“里岙”。里岙有一清溪流经村东南,溪中有一“大清潭”,故名清潭。也有一说,村里南宋时期出过一名叫张珨的状元,名清潭。再有一说是由村上头的“尽忠潭”得名。尽忠潭原名“斗岩潭”。明代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夺取皇位,时任监察御史的张岵因是方孝孺学生而被株连,闻京城靖难,自溺于清溪斗岩潭。后人因其“忠节清气”改而名为“尽忠潭”。村里有三座保存完好的古戏台,即孝友堂、飞凤祠、双枝庙戏台。古戏台中,最有名的是双枝庙,建于明正德年间,万历年间扩建,由于建筑宏伟,有“缑北第一庙”之称。年,双枝庙的古戏台与宁海其他9个古戏台,被列入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枝庙坐南朝北,庙门前一副对联发人深思:作恶多端入庙烧香焉有益,问心无愧见神不拜又何妨。还有一块奉化中学年9月立的牌子,说在—年抗日战争时期,该校为了躲避日*空袭,曾在此办学,特立碑以表纪念。入内,依次有仪门、戏台、天井、二厢和大殿。其中戏台在道地的正中,有雕花栏杆围住,戏台藻井呈大型薄壳穹窿顶结构,四周全都是精雕彩画,令人叹为观止。庙前有一条小河,溪水清澈,一块巨石上还写着“禁潭界”。村里张丁如告诉记者,这3个字从小就有,在上游米远里张桥下也有一块,意思是在此河段禁止村民捕鱼和乱扔垃圾。从右前方双孔石桥过去,有3间庙一字排开,中间居然有个牌匾写的是康熙庙。另两座古戏台分别为飞凤祠和孝友堂。飞凤祠现是村老年协会活动场地,正中的戏台被完整保存,戏台上、廊柱上刻有很多楹联,戏台内还绘有许多壁画。孝友堂建于清嘉庆八年,堂内对联“恩垂浩敕家声远,业在诗书世泽长”是方孝孺留给清潭张氏的。村中还有三明堂、花车门、六马墙、四房道地、石拱桥等古迹可供凭吊。旧有方孝孺讲学处,村西有尽忠潭。大学者胡三省是本村进士张渭的女婿,当地流传有胡三省对诗相亲的故事。尤其在几条溪流汇流处矗立的紫金岩塔,元代始建明代重修,是由块石堆垒而成,状如巨螺,高约6.8米,共分三层,顶层置放一缸,塔身造型独特,是国内罕见的风水塔。但系何人为何事而始建,县志、镇志和宗谱里都没有记载。据《清潭张氏宗谱》载,“鸡子园岩,位在宅之下水口,为一园岩,园如鸡子,又名罗星,在水际。凝眸尽是嶙峋石,罕见似卵园,良匠不施雕琢。”历代人物北宋大学士张盛,南宋宝章阁相张珨,现代*协常委张明养等。作者简介
应可*
应可均,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志》等著作。
□编辑:木子叶寒□题词:储吉旺先生□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欢迎转发请注明出处评论和点赞〗长按下方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