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如何陪伴孩子阅读整本书陪伴计划吴琳分享
TUhjnbcbe - 2022/5/3 23:38:00
北京扁平疣医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314/8744649.html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会这么要求呢?孩子为什么要读整本的书呢?多读课文或者短篇作品不行吗?那是因为大多数课文都是千字左右的短篇作品,主题比较单一,故事比较简单,人物形象不够立体。这样的文章,更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传授阅读的策略与方法。而整本书里,有着众多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哲理。孩子在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之后,只有通过广泛的整本书阅读实践,才能既读出故事表面的热闹,又能读出故事隐含的深层意义,感受阅读的真正魅力。那么,既然整本书阅读如此重要,家长应该如何陪孩子进行整本书阅读?阅读过程中,是否有策略可循?本场直播嘉宾吴琳老师有着三十多年的小学一线教学的经验,深知小学生的阅读痛点有哪些,同时总结出了宝贵的阅读策略,帮助家长和孩子化解阅读困境,获得阅读整本书的能力。4月27日晚,在蠹鱼阅读、接力出版社主办及各实体书店社群协办的“陪伴计划”年第5期直播分享会上,我们邀请到吴琳老师,为全国多个书店读者群的3万余名读者带来了“如何陪孩子进行整本书阅读?”主题分享。

分享会内容回顾

为什么要读整本的书

首先,阅读整本书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规定,相关内容是这样说的: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为什么要读整本的书呢?多读课文或单篇短文不行吗?这是因为,课本中大多数的课文都是千字左右的短篇作品,相比整本书而言,主题比较单一,故事比较简单,人物比较平面。这样的文章,更适合教师在课堂上传授阅读的策略与方法。这就好比我们在驾驶学校学习,教练教你如何挂档、摘档、坡起、倒库、行驶等操作技巧,但要成为合格的驾驶员,最终还是要通过自驾,在上路实操中经历各种路况并妥善处理才行。阅读也是一样,孩子们在每天的语文课上,向语文老师学习阅读策略,但是,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成为优秀的阅读者,必须经历大量的自主阅读,特别是整本书的阅读。试想,一本世界名著,会有多少人物和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运用课堂里学到的阅读策略,反复练习、实践,才能读通、读懂、读透一本书,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弥补教材阅读的不足。

统编语文教科书中有“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阅读链接”“快乐读书吧”“阅读策略单元”等板块,这些板块突显了阅读的重要,而新一轮考试改革也加大了阅读考查的力度。

以“快乐读书吧”为例,在整个小学阶段,就为孩子们推荐了至少34本中外名著,从低年级的《神笔马良》到中年级的《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再到高年级的《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等,这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兼顾了各种体裁、各种主题的经典文学作品。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孩子们能够读完这些文学经典,会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终身受益。

在最近几年的中考中,出现了一些阅读试题,直接与教科书中要求小学生阅读的整本书有关,而这些在小学要求阅读的书,在初中的语文教材里是不会再重复要求的,因此,阅读的积累就很重要。扩大阅读量、课外阅读课程化、读整本的书、亲子阅读、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成为时尚也成为当下阅读教育的五大趋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国家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根本。顺应这一趋势,我们有必要对整本书阅读加强思考和研究,为孩子们提供相应的帮助。

如何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图书

为孩子选书既要兼顾阅读兴趣,又要引导孩子尝试未知领域,同时还要考虑孩子的阅读水平。一本书包括问题、结构、题材、主题、文学性、句式、用词、易读性、插图和版式等,都存在难易的程度,心理学家和阅读专家都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读物的分级建议,对于不同阅读水平的孩子,读物过难过易都会让他们丧失阅读的兴趣。

语文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经过专家的层层审定,适合全国大多数的适龄儿童。这些书目中包括了难易适度的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科普和小说等文学体裁,家长们可以把它作为参照的一个标准。

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全12册),是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课题“全民阅读”背景下的小学生分级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科研成果,其中依据分级阅读的理念,为小学生推荐本中外名著,并以“阅读策略”为线索为每本书研发了“阅读笔记”,帮助孩子养成思考习惯,这是教科书阅读的补充,也可成为家长为孩子选书的放心参考。

尽管大多数的孩子可以依据教材或专家们给出的书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但也有一些小孩因为各种原因阅读能力超出或低于平均水平,这就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高尔基的《童年》,书店里有很多版本,选书时可首选有实力的或出版译作比较权威的出版社,如果孩子阅读能力有待提高,不如选择图画多一点、文字简一点的,原则是读了就比不读好。

整本书阅读有策略可循吗?

整本书阅读有策略可循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近年来由于学校、家庭的重视,学生阅读量有明显增加,但“读过”不等于“读懂”,学生在阅读中走马观花,停留在故事表层“看热闹”的现象比较普遍,却读不出故事隐含的深层意义。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理解力较强的读者,总是能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使用一些阅读策略,边读边思考,让自己理解得更好。因此,我们提出适合小学生学习和使用的九大阅读策略:预测、联结、图像化、提问、比较、统整、推论、转化、监控,引导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策略,并通过“阅读笔记”这个思维框架,帮助小学生在阅读中运用策略,养成习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比如,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我们用统整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在书中标画鲁滨逊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并在读书笔记中画“鲁滨逊生活轨迹图”。从“离家出走”开始,把他经历过的主要事件用简单的文字或小插画表示出来,再把一个个事件用线连起来。每天读后写一写、画一画,连一连,直到读完整本书。有了这样一幅生活轨迹图,全书内容尽收眼底,孩子们还可以照着它,既完整、又简练地复述这个故事。

还有,小说的6-28章是故事的主体,讲述鲁滨逊的荒岛生活,写了他荒岛谋生的种种技能。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引导孩子们运用图像化策略,根据书中的描述,画一画“荒岛示意图”,标出鲁滨逊在岛上的主要活动地点,比如他登陆的位置、他为自己修建的“城堡”和“乡间别墅”以及他晾晒葡萄干、养羊、种出麦子的地方等等。试想,看着自己亲手绘制的荒岛示意图,孩子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鲁滨逊的英雄硬汉形象:他穿着兽皮,披着长发,他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理想,既战胜了自然,又战胜了自己的内心,鲁滨逊就是这样,凭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的劳动,成就了一段英雄传奇。

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习阅读策略,接力出版社与吴琳阅读工作室专门为《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的读者朋友们录制了“阅读策略28讲”与本童书导读视频课,并免费提供《阅读策略学习手册》,通过学习和运用阅读策略,孩子们能够提升以下五种阅读能力:整体感知、信息提取、解释推断、评价鉴赏和转化运用。

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对阅读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读书、去学习,但问题是,怎样才能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首先,热情只能由热情点燃。

一个热爱读书的家长,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孩子;一个对阅读充满热情的教师,总能点燃孩子内心深处对书的渴望。所以,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在孩子能够看到我们的地方,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你想让孩子成为的那个样子。

另外,家长们工作再忙,也要拿出一些时间做孩子阅读的陪伴者,或者与孩子分享书中的某个话题,认真发表自己的意见。在陪伴与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欠缺,便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和引导。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太钻牛角尖、没有耐心等。在亲子互动中,我们还可以收获爱的惊喜,增进亲子关系,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周末的时间,陪孩子去书店和图书馆走一走,也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好方法。在书店或图书馆里,孩子们可以看到很多热爱读书的人,会与爱读书、爱学习的人相遇,还会与好书相遇,慢慢地,孩子就会把阅读当成一件美好的事,让阅读成为自己追求的时尚。

阅读兴趣不仅来自榜样的力量,还源自一次成功的阅读体验。很多孩子因为读不懂内容或不理解内容而对阅读不感兴趣。就像一些孩子在课堂上没有听懂老师的讲解,又没有及时弥补,就会丧失学习兴趣一样。

有个同事的小孩,读了《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爸爸问他这本书写了什么,孩子说:不就是一只小兔子掉进海里,后来被渔夫捞起,又经历了好几个主人,最后奇妙地回到了最初主人家的故事吗?同事找我讨教后问了儿子以下几个问题:

1.爱德华和第4个主人萨拉·卢思在一起时,与阿比林在一起时有何不同?

2.爱德华每次与主人分别,都来不及说再见,面对无常的变化,在离别到来之前,我们应该做点儿什么?

3.爱德华再次回到阿比林家,会跟从前不一样吗?

4.爱德华一路走来,你认为他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5.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到底奇妙在哪?

儿子听了这几个问题之后,若有所悟,说:“爸爸,我能再读读这本书吗?”几天后,儿子又对爸爸说:“您能让同事再给我推荐几本这样的书吗?”

从孩子的表现,我们看到了思考的力量,看到孩子真正读懂一本书后的喜悦与渴望。上面几个问题都需要运用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去思考,如“比较”“预测”“推论”“转化”等,在读到相关的章节时停一停、想一想,就会发现作者藏在故事背后的思想。思想是一本书的灵*。当孩子把阅读当成一个灵*与另一个灵*穿越时空的对话时,他们自然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种成功的体验来自于对阅读策略的把握和运用,通过《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中本书的训练,相信孩子们会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现场互动

读者小课堂

互动问题1:

吴老师好,我在读书的时候,经常被故事情节吸引过去,对细节的部分更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陪伴孩子阅读整本书陪伴计划吴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