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当下
——漫谈碑帖鉴藏与实践
对话嘉宾
仲威
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
鲁大东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
田振宇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协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南山书屋
艺度文化
时间
年6月10号19点—21点
地址
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号
碑帖鉴定这门学问,涉及断代与辨伪,初为文人鉴赏之余事,后为碑估之秘籍,再经藏家之推波,至今已形成独立的研究体系。
嘉树堂藏善本碑帖·瘗鹤铭
所谓碑帖,是指各种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被视作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一脉,书法艺术、文字学、考古,甚至历史研究,都绕不开它。善本碑帖的传世,使得许多散失毁坏的古代碑刻和法帖的内容被保存下来,比如众所周知的“书圣”王羲之的墨迹,在经过千年的天灾人祸、沧桑变迁后,如今不仅真迹荡然无存,即便是钩摹古本也屈指可数。所幸,《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北宋拓本、《淳化阁帖》祖刻本等为人们留下了“书圣”字迹的本来面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碑帖收藏眼下仍是一个有待于藏家发掘的宝库。
上海图书馆藏《淳化阁帖》枣木原本中的银锭纹
近年来,碑帖收藏也确实成为收藏界的一大热点。看似小众的收藏门类,其中却包罗万象,依收藏品种可分碑帖旧拓、碑帖善本、金文、甲骨、新出墓志、汉魏残石、砖瓦陶文、钟鼎全形拓、金石杂类等等,收藏者可以依据不同的兴趣爱好、经济实力、学术背景等开展各自的收藏活动。
嘉树堂藏善本碑帖·郑文公碑
随着大量善本金石碑帖展览及优质印刷出版物呈现在我们眼前,无疑是当代书法家的福气,但选择最合适的版本,学书是否能化古人为自己、达到随心自然的创作境界也是书家在考虑的问题。
上海图书馆藏晋侯平戎盘赵烈文跋本
本次南山讲座邀请了上海博物馆仲威先生、中国美术学院鲁大东老师、中国美术学院田振宇博士,将围绕着“从传统到当下——仲威、鲁大东、田振宇漫谈碑帖鉴藏与实践”这个主题进行三人对谈。
仲威先生供职上海图书馆,二十年如一日,经眼手触大量公私藏善本碑帖,将结合自身从事碑帖鉴定的实战经验,讲述碑帖的文物与文化价值、碑帖的收藏鉴定的诀窍和方法,解读碑帖收藏的规律;鲁大东老师作为专业书家,是在书坛“与古为徒”的代表人物,并近年来一直从事访碑活动,从而达到“汲古为新”的状态,本次对话也将谈谈自己当下创作体会;田振宇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在读,研究方向为金石文献与古物研究,长与碑帖考证及版本研究,本次活动亦将结合自身研究,探讨碑帖鉴赏的经验。
嘉宾简介
仲威,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复旦大学特聘研究员,上海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征集鉴定委员会委员。专著有:《中国碑拓鉴别图典》、《善本碑帖过眼录》、《碑帖鉴定概论》、《碑帖鉴定要解》、《纸上金石-善拓小品过眼录》、《纸上吉金-钟鼎彝器善本过眼录》、《古墨新研-淳化阁帖纵横谈》等。
鲁大东,山东烟台人。年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攻读书法篆刻专业本科。师从刘江、章祖安、王冬龄、祝遂之、陈振濂、邱振中诸先生。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攻读篆刻硕士研究生,师从王冬龄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副教授,杭州与人乐队主唱、出过两张专辑,不定期演出。
田振宇,70后,祖籍浙江余姚,生于上海,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金石文献和古物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西泠印社社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代法书碑刻,论文入选全国书学讨论会,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上海印学研讨会等。并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专业期刊及媒体。
相关推荐
纸上吉金:钟鼎彝器善本过眼录
仲威编著
继《纸上金石:小品善拓过眼录》之后,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仲威先生再度推出《纸上吉金:钟鼎彝器善本过眼录》,汇辑了上海图书馆钟鼎彝器全型拓之佳拓余件,每件拓本选取题跋丰富者,书中涉及题跋者余人,为研究19至20世纪上半叶金石学之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嘉树堂藏善本碑帖丛刊
陈郁编
嘉树堂是沪上著名收藏家陈郁先生的堂号。多年以来,陈先生以足够的收藏热情,冷静的市场判断力和必要的实力保证,积累了大量善本碑帖。同时,他又是碑帖版本鉴定专家,被著名碑帖研究专家仲威先生推许为“收藏不忘研究,研究不忘著述,还开拓了碑帖版本研究的新领域。他是一位值得推崇的,也是幸福的碑帖收藏家”。极为难得的是,陈先生愿将自己的收藏公开,以发行出版的方式,让更多同道和广大爱好者能接触了解这些瑰宝秘笈。这也是广大碑帖研究者、爱好者的幸运。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
编著/仲威
《龙门二十品》“旧拓本”多为剪裱本,整纸拓本已属难得,如此谢国桢旧藏整幅“最初集拓本”二十品,同一批次,同一拓工,同一纸墨,无拼凑配套情况,更是绝无仅有之品。今原大彩色精印,最大程度展示了拓本的真实信息,是研究《龙门二十品》版本及书法学习的绝佳参考资料。也是一套可信的早期拓本的“标准件”。
王羲之《兰亭序》四种临摹实临解密
鲁大东著
《兰亭序》28行、字,为“中国行书第一帖”。鲁大东老师临摹极为接近原帖效果,对笔画的粗细、用笔动作的轻重、行笔节奏的快慢关系掌握得非常到位。创作起来亦是游刃有余,精品多多。鲁大东老师磨砺半年,精心临摹冯、褚、摹,定武四个版本的《兰亭》,并条条对照,合成一册。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