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博才少年。
▲点击音频,和我一起聆听历史
看过《国家宝藏》的朋友也许知道,湖南省博物馆有三大宝贝曾在节目中播出过,小编今天要讲的就是其中一件,它的名字叫“辛追墓T形帛画”。
“招*幡”的由来
这是一件西汉时期的文物,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这座墓的墓主人那可是赫赫有名的辛追夫人,就是那位两千多年尸身不腐的“传奇女尸”,她出土的时候皮肤都还有弹性呢。
▲辛追墓“T”型帛画
这件字母“T”形形状的帛画就是盖在辛追夫人内棺上的一种招*幡。
那什么是“招*幡”呢?
其实就是用来给死者招*复魄的。汉代人认为人死后,*魄会离开遗体,如果不好好处理,就会成为孤*野*,享受不到后人的祭祀,还会惊扰后人。
于是人们就用丝帛绘画,在出殡时,用竹竿将帛画举起,走在出葬队伍前面,经过祭祀仪式,最后将它覆盖在内棺上一起下葬。这样,*魄就不会离开身体了。
这件T形帛画在出土时,上端还裹着竹竿,想来就是当时用来挂画的。这种丧葬习俗,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至今还有所保留。
帛画的“设计思路“
一看到这件帛画,你就会惊叹这是何等精美的一件艺术品,可就是图案有点复杂,完全不明白这些图案讲的是什么吖。不要着急,小编来为你一一解读。
整幅帛画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辛追墓“T”型帛画·分解图
上部分描绘的是天国景象。正中间是传说中人首蛇身的烛龙神,也有的说是女娲娘娘。不管是谁,反正是天界的“CEO”,只有他点头同意,下界的人才能踏进天门。
右上方红色的太阳中有一只黑色的神鸟,被称为“金乌”,“金乌”下面画了八个小太阳,栖息在蓝色扶桑树的枝干上,就像长在树上的果实一样。
▲辛追墓“T”型帛画·天国景象
看到这,有没有让你想起“后羿射日”的故事呢?
在帛画的左上方有一轮银白色的月牙儿,月牙儿上有蟾蜍和玉兔,蟾蜍的口中还含着一颗能治百病的灵芝。月牙儿的下面还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在空中飞舞,像极了神话中“嫦娥奔月”的美女嫦娥。
▲辛追墓“T”型帛画·天国景象·图解
在烛龙神的下方画有两个兽面人身的怪物,它们骑着神兽,用绳拉着一个叫“铎”的乐器,这是欢迎升天仪式的最高礼仪。铎的下方则是天门,分别由神豹和门神把守。
中间部分描绘的是人间景象。两条交叉的长龙缠绕在一件玉璧上,将人间景象分为上、下两部分。
▲辛追墓“T”型帛画·人间景象
上面是墓主人灵*升天时的场景。老太太体态雍容,身穿华服,面朝西方,手持拐杖缓步前行。身前有两名天官相迎,身后有三位奴婢拱手相随。
▲辛追墓“T”型帛画·人间景象·上部分
玉璧下面描绘的是老夫人去世后祭祀的场景。几位身着长袍的男子可能是老夫人的儿孙,他们神情哀伤,仿佛在哀悼老夫人的逝去。
▲辛追墓“T”型帛画·人间景象·下部分
最下面就是地狱的场景。一位名叫鲧的地神,正托着白色的苍茫大地,脚下踩着两条巨大交叉的鳌鱼。旁边还有怪狗和猫头鹰,它们可以在地府中镇压妖魔*怪,确保老太太的灵*不被打扰。
▲辛追墓“T”型帛画·地狱景象
听完小编的介绍,大家是不是觉得这幅帛画充满了神话色彩呀。整幅帛画颜色鲜明、布局巧妙、构思奇异,将神话、想象和现实生活完美融合,体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对永生的向往,显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辛追墓“T”型帛画
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汉代的丧葬礼仪和制度。它以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国家文物局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
好了,本期的博才少年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吧。
END
···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