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10魏惠王梁惠王在位期间魏国走向衰
TUhjnbcbe - 2021/2/26 7:30:00

惠王魏婴

魏惠王(前年-前年),即梁惠王,姬姓魏氏,名?(婴),魏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战国时魏国第三任国君(前-前年)。魏武侯之子。

魏惠王九年(前年),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从此魏亦称梁。曾开凿鸿沟,从圃田泽引水溉田,开创选拔武卒制度,筑长城于西边。十七年,任庞涓为将,被齐国败于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市西北),次年,联合韩*败齐、宋、卫联*于襄陵(今河南省睢县)。二十六年,于楚外的六国中最先自称王。召集逢泽之会,率十二诸侯以朝周天子。二十九年,任庞涓为将,再次被齐国大败于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一说今河南省范县西南,或说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国势从此衰落。惠王后元元年(前),与齐威王在徐州(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相会,尊齐威王为王,威王亦承认他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十二年,魏将公孙衍以“合纵”之策使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以抗秦。因数败于*旅,遂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kūn]、孟轲皆至大梁。晚年屡遭秦国进攻,先后失去河西、上郡。在位50年,王十六年卒,子嗣继位,即魏襄王。

王位之争

魏惠王即位之后,其弟公子缓跑到邯郸联合赵国要夺取君位,被邺师(魏惠王当时应该在邺)打败于平阳。赵国又派公孙欣入韩说服韩国一同出兵,韩赵联*打败邺师于葵,魏惠王一路向西败退到都城安邑附近的浊泽,被韩赵联*包围在了浊泽。韩赵两国由于观点不和而撤*:赵国主张立公子缓为魏君;韩国主张将魏国一分为二。魏惠王于是逃过一劫,保住了君位。这场君位争夺大战对魏国影响是巨大的,强大的魏国命运一时被韩赵主宰,差点因此而被一分为二。

孟子与惠王谈仁*

魏惠王自认治国尽心竭力,孟子至魏国,魏惠王便请教孟子,“河西发生灾荒,就将那里的灾民安置到河东,将河东的粮食运送到河西。当河东发生灾荒时,也是这样做的。可是魏国的人口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说,“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译文: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这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典故的由来。

魏惠王问怎样才能治好国家。孟子说;只要不去剥夺农民耕种的时间,粮食就吃不完;不拿过密的鱼网去捕鱼,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木材有定时,木材就用不尽。这样老百姓就感到满足了。他还说: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棉袄。鸡和猪狗一类家畜不要耽误繁殖饲养的时间,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耕种,数口的家庭就不会闹饥荒。认真地办好教育,孝顺父母,尊敬长上,老人就不再用为自己生活奔劳。这样就能得到人民的拥藏。

魏惠王又谈到自己继位以来,被秦国和齐国多次打败,这是奇耻大辱,要怎样才能报仇雪耻呢?孟子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口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共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总之,孟子劝魏惠王“施仁*,行王道”。

放走商鞅,埋下祸患

公叔痤是魏国之相,他手下的中庶子(相国的侍从之臣)卫鞅很有才能,公叔痤欲将卫鞅推荐给魏惠王,但未及推荐他就病卧床榻了。公叔痤病重时,魏惠王前去看望,他问公叔痤说:“万一相国一病不起,我将把国*托付给谁呢?”公叔痤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卫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把国事全托于他。”见惠王默然无言,公叔痤遣退侍臣,单独对惠王说:“大王倘不任用卫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出境,为别国所用。”惠王许诺离去。公叔痤又召来卫鞅,抱歉地说道:“大王询问国相的继任人,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神色并不同意。我先君而后臣,当时对大王说如果不能用你,就应把你杀掉,大王答应了我。你应该赶快离开,免遭擒杀。”卫鞅回答说:“大王既然不能采纳您的意见任用我,又怎么能采纳您的意见杀掉我呢?”于是没有离开。惠王离开公叔痤病榻后对身边人说:“公叔痤的病情很重,他竟然要我把国*交给卫鞅,后又劝我杀掉卫鞅,真是太糊涂啦!”果然没有考虑公叔痤的意见。公叔痤死后,卫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招贤,于是西入栎阳(秦国旧都),被秦国任用,封于商地,是为商鞅。

惠王傻傻称王

齐、魏襄陵之战之后,魏国还保持着强盛的声势,准备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许多小国举行会盟,图谋攻秦。秦孝公听说后很是担心,便加强防守。卫鞅分析了形势,认为“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建议用尊魏为王的办法来改变魏惠王的意图。秦孝公接受了这个主意,于公元前三四四年,卫鞅去向魏惠王游说,谓“从十二诸侯”“不足以王天下”,劝说他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小国外,北面争取燕国,西面争取秦国,“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魏惠王果然听从了,摆出天子的场面来。本来,在君主制度下,王是最高的等级称号,如今由于魏的“功大而令行于天下”,居然自称为王了。魏惠王因而召集逢泽之会,由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来参加会盟。卫鞅这个计谋,使得魏进攻的矛头,从秦转变为齐楚,“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

魏惠王与齐威王比宝

公元前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一起打猎,魏惠王问齐威王:“大王有何宝物?”威王心里明白,这是魏惠王要向自己夸耀国力了,于是便以退为进地说:”我没有。”于是魏惠王不无自豪地说:“魏国虽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径长一寸的夜明珠一颗。像齐国这样地大、人多、光兵车就有一万辆的大国,难道连这样的宝贝也没有吗?”威王听了惠王的话,很不以为然地说:“我的珍宝与你的大不一样。你的宝是死的,我的宝是活的;你的宝会引出乱子我的宝能卫国安民;你的宝有价,而我的宝无价。”魏惠王一听,大惑不解地问:“是何宝物如此厉害!”威王说:“我有大臣檀子,镇守下陲,强楚不敢犯境,泗上诸小国来朝。我有能臣肦子,镇守高唐,赵人不敢东到*河捕鱼。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吓得燕人北门祈祷,赵西门祈祷,祈求神灵保佑,并且有千余户归顺了齐国。我有良吏种首,负责国内治安,人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有这四位能臣贤相,他们就是我的宝物,岂止照亮十二辆车子!”一席话使魏惠王惭羞难容,自认失败。

知错就改的惠王

有人向魏惠王推荐淳于髡,说此人学识渊博,记忆超人。惠王想见识见识。淳于髡被领去见魏惠王,他却坐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惠王感到很奇怪,就问推荐的那个人“:你说淳于(复姓)先生才艺出众,超过管仲和晏婴,可为什么见到我连一句话也不说,难道是我不值得和他谈话吗?”那个人把惠王的意见转达给淳于髡,淳于髡说“:这里有原因。我已经来过两次,第一次来拜见时,惠王想着别人献给他的马;第二次来时,惠王想着进献给他的歌唱艺人,无心与我谈话,既然惠王的志趣不在我这里,我还有什么话要说呢?”

魏惠王听了淳于髡的话,抱歉地说:“确实如此,是我的不对,淳于先生不愧为圣人。他前次来,正好有人献马,第二次来,又有人献歌唱艺人。当时我虽然让左右的人退下,表示对他的尊敬,但精神还是集中在马和歌唱艺人身上。”魏惠王表示了歉意,淳于髡认为惠王态度很诚恳,有知错就改的精神,当时就和惠王谈得很投机,谈古论今,一连谈了几天。

对(大梁)开封的贡献

魏惠王是有史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在开封定都的国君,对开封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他所修筑的大梁坚城,奠定了开封城的基础;他所开凿人工运河鸿沟,使开封城四周水道畅达,景象万千,颇具名都气象。开封仍以多水而著称于世,享有“北方水城”的美誉。更是开启了后世多位君主定都开封的先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10魏惠王梁惠王在位期间魏国走向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