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共修天台四教仪13
TUhjnbcbe - 2020/11/25 19:43:00
点击“蓝字”
  
  戊二、八教分二

八教分己一、列名,二、喻显两段。先明:


  
   己一、列名

列出八教名目。

言八教者,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是名八教。

顿、渐、秘密、不定是化仪四教名目。藏、通、别、圆是化法四教。每一个字代表一个教,因此,每字下须标顿号,莫念成一句。“是名八教”,这就是八教名称。

现先简单解释:“言八教者”,言,说也。所谓八教是哪八种呢?一、顿教,二、渐教,三、秘密教,四、不定教,谓之化仪四教。化法也有四教:一、三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属教化众生的方法。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合称八教。

“顿”,顿超、顿成,不须按照次第,故古德云:“不从渐来”,不按渐次而来,“直说于大”,直接说大乘法,无论约时约部,都是第一位,故名为顿。华严时如乳味,属顿教,“顿时而说”,世尊成佛已,顿时说华严,和盘托出亲证佛果境界,经中同时说明从初发心至成佛,其修行阶段,皆是顿说。

“渐”,渐次。“引小向大”,接引小乘根性者,渐趋大乘;像我们上楼,一楼到二楼,不管多少楼梯,须照次第级级往上,即是渐次。渐教含阿含、方等、般若三时,因此,渐教分渐初、渐中、渐末,对照五时八教权实总图表便知;渐初即鹿苑(阿含)时,渐中方等时,渐后般若时。

“秘密教”,大家同闻佛说法,但“同听异闻”,声闻人闻佛说声闻法,菩萨根性者闻菩萨法,各人所理解、所得利益,彼此不知,甲方所证所悟,乙方不知,乙方亦然,谓之秘密教。别说佛世,我们在此说法,也有类似情况,大家同堂听经,但了解领会不可能相同,互不相知,也是同听异闻。

“不定教”,不定是彼此互相知,大家同闻佛法,彼此互知。举浅例言:如我们在此吃东西,彼此都有得吃,但所吃不同,你吃橘子,我吃苹果,吃的虽不同,彼此看到互知,喻不定教。假使含在口中,不知对方含的是口香糖,还是高丽参,只见嘴巴动,不知吃什么,喻秘密教。不过,道理不是这样,你出去说:“哦!你嚼口香糖是秘密教;他吃苹果是不定教,”那就糟了!为令诸位了解,我是举最浅最浅的比方。佛说法时,各人了解的不同,互不相知属秘密教,互相知是不定教,二者差别在此。

接着说化法四教名目,以后讲的都属这些道理,如果不太懂,不妨暂时保留,雾里看花没关系。化法四教,“藏”教,详称三藏教,经、律、论三藏名目分得很清楚。三藏教本称声闻教、小乘教。声闻、缘觉小乘教,何以名三藏教?待后化法四教,有现成文字再讲。简单说,藏教属声闻、缘觉境界所学的教法,“正化二乘,旁化菩萨”,旁,兼也。藏教主要教化二乘人,旁兼教化最钝根的界内菩萨。“通”教刚好相反,“正化菩萨,旁化二乘”,通教是通前藏教,利根则通后别圆,前后相通。用意是正教化三界内初发心菩萨,旁兼教化二乘人。太虚大师将佛法分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三乘共法就是悟自台宗的通教。

还有一句须记好,“藏、通二教均属界内教”,界,三界。三界内之教理。别、圆二教是界外教,超出三界外之大菩萨境界,都属菩萨法,但别教是“独菩萨法”,较钝根菩萨须先学习别教,唯菩萨根性方能接受此类教理,别前藏、通二教,因声闻、缘觉没法接受,故不含二乘人。又别后圆教,因彼修的是次第三观,空、假、中三观都能修,但依次第,由空而假,由假而中,不能顿悟,不能圆融。写笔记要捉重点,不必全写,否则,来不及听、写,结果,全部落空,倘若来不及写,索性专心听讲。我没办法写黑板,因为都是名相,若是初学,第一次听很不好懂,然不可畏难而不学,不学永远得不到利益。大家学佛不是想成佛吗?要成佛须经此阶段,没有一尊佛不学这些教理的,因此,须好好下工夫。别教是“别前藏通,次第修证,别后圆教”,别,不一样。别前,跟前面藏通二教不一样,不是教化声闻、缘觉,完全教化菩萨。又与后之圆教不同,非圆融顿超,而是次第修证。

“圆”教易懂,其教、理、智、断、行、位、因、果,统统圆融无碍,所以,圆教是最高境界,也就是一佛乘法,金刚经云:“为最上乘者说”,最上乘指圆教,“为大乘者说”,大乘即菩萨法,就是别教。懂得这些,道理就比较好懂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共修天台四教仪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