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亲身经历,告诉陷入抑郁状态的你,该如何自救。
前不久看到一组统计数据: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率持续走高。而我国青少年的自杀率,位列全球第一。
一定有有很多人看到这个数据之后,都会大惑不解。
青少年时期,明明是辛弃疾笔下“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阶段,有着花一样的年龄和无限可能的未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在这个时候选择自杀?
或者说,有多少难熬的苦痛和难过,能够值得他们去放弃生命,放弃之后的美好?
发出这些疑问的人,可能已经忘了自己跌跌撞撞的青春。
忘了那些如同行走在泥潭里一般,看不见光明和未来的岁月。
01
我第一次产生自杀的念头,是在念初中时,13岁。
当时我梳着丑陋的短发,面对两三个知心好友的离间,和始终吊车尾的成绩。每天睡眠不足,天不亮就要踏入四四方方的校园中。下午下课之后,还要赶往辅导班,忍受老师的羞辱。
与此同时,刚刚迈入的青春期,与我和班里某个男生的流言蜚语,都让我觉得如坐针毡。
那个一转脸就将我的秘密泄露给别人的“闺蜜”。和作为别人起哄对象,对我的态度却丝毫不知收敛的“绯闻男孩”。
加上考试又一次不及格的理化成绩,都在一点一点击垮我的身心。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场误会。
那天下午上学,我睡过了头。没有按照约定时间,与和我顺路的朋友一起走。
却在来到学校后发现她趴在桌上哭得梨花带雨,周围围了一圈安慰她的同学。
看到我进来,大家一致将指责的话语砸向我。
原来,就在从家到学校这短短5分钟路程里,她便遭到了小混混的抢劫。
她在班里的人缘一向很好,大家也知道每天我们都会一起上学。因此所有人都认为,是由于本该与她同路的我迟到和爽约,才导致她遭受这样的不幸。
在她的眼泪控诉下,我成了众矢之的。
被周围人七嘴八舌的指摘包围,我实在无法忍受。抄起圆规刺向自己手腕上的静脉。
“你们都说我错了,那我以死谢罪行吗?”
就在这时,上课铃响了。
我不记得后来自己是怎么熬过在这个班级的最后时光。我只记得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一个人跟我讲话。
连传说中喜欢我的男生,也从未站出来替我争辩一句。
多年以后的中学同学聚会上,同学只记得我是“那个动不动就要自杀的女孩”。
他还说:“我当时真觉得你莫名其妙,想死就直接去死呗,为什么还要昭告天下?”
我没争辩,笑着喝下杯中的可乐。
对呀,那就是我。
02
大学里有一门专业课和心理学相关。第一堂课上,老师便让我们做了那个著名的四种气质类型的测试。
当我算出测试结果时,老师正在讲台上说:“像你们这个年纪,很少有单一性质的人。只要四种类型的分差不超过4分。”
而我手中的纸上,胆汁质0分,多血质-4分,抑郁质22分。
典型的抑郁质和悲观主义者,我的不合群似乎与生俱来。
在热衷于抱团取暖的大学校园中,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人。
一个人上课,一个人下课,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读书,一个人跑步,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看海。
我不是不渴望友情,但是对每一个想要走进我内心的人,我都会显得无所适从。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把所有的人,都狠狠关在了心门之外。
很多次我一个人走向海边,一个人在漆黑的跑道上流泪,一个人坐在图书馆,伴着闭馆音乐一起离开,我都在叩问自己的灵魂:
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始终孤独的我,没有优异的成绩,没有特殊的才能,没有要好的朋友,也没有甜甜的爱情。
仅仅在这样一所普通的大学里,我都只能如此泯然众人,那步入社会以后呢?
每一天我都在痛苦,都在怀疑。
我曾站在教学楼10层的楼顶,克服自己的恐高,向下看去。
那些在广场上步履匆匆,奔忙于各自前程的人啊,渺小的像个小黑点。
如果我就这么自由落体下去,恐怕会给他们的人生也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吧。
我也曾在被有课的舍友遗忘,反锁在宿舍里时,想过用什么极端的方法去了断自己。
后来想到校园鬼故事里经常写到的,因为有人自杀而阴气太重的宿舍。再加上周围也没有什么可实施的工具,便压制住了这个念头。
但总有一个声音,在我稍微自我感觉良好时,一遍一遍重复:
“反正啊,我存在与否,也没人在乎。”
03
如果说,大学末尾那场持续至今的初恋,足够将我体内的抑郁气质,消除一多半的话。
剩余部分的自救,便来源于我这些年,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一点点的运气,所看过的世间山河。
从大学毕业以来,我便践行着米兰昆德拉的那句“生活在别处”。
我一次又一次离开曾经熟悉的生活圈子。
在陌生的城市,全新的人际关系中,打碎曾经的自己,向新认识的人展现出一个新的我。
直到现在,彻底脱离了同龄人按部就班的轨迹。来到鲜有人知道地理位置的世界一隅,在完全茫然和未知的状态下,开始跌跌撞撞踏入职场,从真正意义上,去经营自己的生活。
尽管仍然处在独居状态,每天除了工作之外,也很少和人说话。
但此前的悲观和抑郁,似乎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痊愈了。
当我站在百年来宗教冲突不断的土地上,亲眼见过千年之后才被发掘而出的石头。
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被一窝一窝的昆虫袭击,然后睁开惺忪的眼,看到这辈子见过最蓝最清澈见底的海。
我才真正明白这世界很大,而我的烦恼和情绪,与厚重的自然和历史相较,如过眼云烟般虚无缥缈。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我活着,还是湮灭,连溅起一朵水花的资格都没有。
但正因为我的渺小,才让我更加敬畏自己的生命,让我感慨自己能够一路坚持到现在,是多么的不容易。
然后从内心深处,彻底抹去自我了断的想法。
04
可能有人读完后会说,这是因为你的生活越过越好,所以才会觉得人间值得。
不是这样的。
人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表面光鲜的背后仍有许多不可言说的一地鸡毛。
只是当那只曾经体积庞大,几近吞噬我的黑狗,再次出现时。我能够友好的与它握手言和,搬张板凳告诉它:“你又来了啊,请坐。”
而不是像此前一样,放任负面的情绪疯狂滋长,直到把自己淹没和吞噬。
当你觉得生活特别辛苦,情绪特别低落,找不到任何光明的出口时。
不妨打开门窗,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设想一下未知的以后。
年轻的你啊,往后的路还很长。
还有那么多的美好,你未曾经历过;
还有那么多的美食,你没有品尝过;
还有那么多千奇百怪的人生,穿越历史的尘埃,你没有亲眼见过,触摸过。
如果就这么选择死去,怎么值得?
05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这句充满希望和生命力的话,却出自最终选择卧轨自杀的海子笔下。
早几年,我是完全认同、理解且支持海子的这一举动。
而现在,当我踏上奔三之路,却变得越来越惜命。
谁的人生不艰难呢?
但无论是爱情的挫败,友情的迷失,还是亲情的冷漠,金钱上的损失,都不比生命更珍贵。
毕竟,和死亡相比,活着才是更需要勇气的事情啊。
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就有无限宽广的天地和整个世界的未知和新奇,等待你去探索。
在那些暗无天日的漫长时光里,再坚持一把吧。
天亮之后,会很美的。
北鱼,文学硕士,海外教育工作者。认真写文,愿煮字为药,疗愈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