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婴儿的气质
(一)气质的类型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
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
1.传统的四重类型说
(1)多血质:感受性较弱,反应性、兴奋性、平衡性很强;可塑性大,外倾,爱交际;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
(2)胆汁质: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刻板,外倾;情绪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很快,不灵活。
(3)粘液质: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很弱,主动性很弱;不灵活,内倾;情绪兴奋性弱,反应速度缓慢,不灵活。
(4)抑郁质: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刻板,内倾;兴奋性强;情绪抑郁,反应速度缓慢,不灵活。
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三种基本特性的不同结合,可以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分别是弱型—抑郁质;强而不平衡型—胆汁质;强而不灵活型—粘液质;强而灵活型—多血质。
3.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最有代表性)
(1)容易型:生理机能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接受新事物;情绪上愉快爱玩,对成人的交往反应积极。
(2)困难型:生理机能缺乏规律;接受新环境、新事物比较慢;情绪不好,难以接受成人的爱抚,亲子关系疏远。
(3)迟缓型:活动水平低,反应弱,逃避新事物、新环境,适应变化慢。
4.巴斯的活动特性说(巴斯、普罗敏根据婴儿在各种类型活动中的不同倾向性划分)
(1)情绪性婴儿:这类婴儿通过行为或生理变化而表现出悲伤、恐惧或愤怒的反应。
(2)活动性婴儿:常常表现为坐不住、爱活动。
(3)社交性婴儿:愿意与不同的人接触,在社交中反应积极。
(4)冲动性婴儿:这类婴儿突出表现为在各种场合或活动中极易冲动,情绪、行为缺乏控制,行为反应的产生、转换和消失都很快。
5.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1)抑制型:拘束克制、谨慎小心和温和谦让。
(2)非抑制型: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精力旺盛、自发冲动。
(二)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简述气质的特性
气质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具有相对稳定性,气质是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变化最为缓慢的个性心理特征。但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因为其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都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先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也表现为气质发展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
1.婴儿气质发展的稳定性有大量研究表明,婴儿气质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俗话说秉性难移,即指气质的稳定性。
2.婴儿气质发展的可变性气质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但其在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改变的,另有研究发现,婴儿的气质是可以变化的,并非一成不变的。
(三)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气质对儿童认知发展、情绪控制和行为调节等方面的发展均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婴儿气质对早期教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养的适应性和要求不尽相同。
容易型婴儿对各种教养方式都容易适应。例如婴儿在早年容易接受,并适应父母的期望和管教标准,并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困难型婴儿的父母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早期教养和亲子关系的问题,只有特别热情耐心、有爱心地对待这些孩子,全面考虑他们的气质特点,积极采取适合于其特点的措施,才是有效而科学的抚养方式。
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顺其自然。
研究发现,婴儿的气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这说明环境并非总是支持某种气质类型。托马斯和切斯提出了拟和优度模式来描述气质与环境因素是怎样共同作用,即气质类型的形成,关键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与儿童的气质特点相符合。父母养育和孩子的气质不一致,称为拟合劣化,它会助长孩子的抵抗性和充满冲突的人格。气质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拟和优度模型提示我们:每个婴儿都是带着独一无二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气质无好坏之分。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提供适合儿童发展的成长环境,给他们以成长的力量,帮助他们迎接成长的挑战。
每日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