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各位好!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很短的历史。
这话说得是真在理。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心理学是现代的一个新兴科学,没错,按照进入科学领域的时间来算,心理学的发展史充其量也就来年。
但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索内心世界了。
在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来说去,都是在探讨人性的问题。
孔孟主张性善,荀子宣扬性恶;
墨子鼓吹兼爱,杨朱一心为己;
道家追求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法家却要起来折腾,建一套系统富国强兵。
这都是高级的心理学啊。
而我们今天谈到心理学,大都会认为你有什么心理疾病了,要找心理医生做咨询。
这就把心理学定义地太狭隘了。
确实,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疗法,让整个心理治疗领域前进了一大步。
但心理学绝不只是心理治疗。就像你有一辆车,它并不仅仅和修理厂有关。
这辆车是怎么制造的,发动机原理是什么?
如何才能更好地使用和维护?
如果要用它参加比赛,要掌握哪些驾驶技巧,同时还要升级哪些设备?
这才是完整的心理学。
总结成一句话,心理学研究的,就是如何认识和发展你自己。
现在有很多朋友喜欢研究星座,浅一点的看看月份和相应的解释,深一点的还要研究星盘。
不否认星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对普通人来说,大都是浅尝辄止,只是增添了一些心理暗示,无法真正了解自己。
今天我们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比星座更加古老的自我认知办法。它非常容易,又不失准确度。
两年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医生,被誉为西医鼻祖的希波克拉底通过观察,把人分成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他认为人体内由四种主要的液体组成,即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和粘液。
黄胆汁多的人,就是胆汁质。
这类人情绪激烈,精力旺盛,脾气暴躁,具有领导能力,很外向,但心境不稳定。
霸道总裁一类的,就是典型的胆汁质。
血液多的人,顾名思义,就是多血质。
这类人思想灵活,朝气蓬勃,乐意与人交往,精力旺盛,粗枝大叶。
和胆汁质一样外向,但没那么大脾气,也不太控制别人,心境相对稳定。
你生活中那些热情活泼的朋友,一般都是这个类型。
粘液多的人,就是粘液质,这类人性格内向,稳重,生活有规律,但也显得刻板,不够灵活。
他们有很好的持久力,注意力容易集中,但不灵活。
情绪也很稳定,经常慢吞吞的,不会暴跳如雷,用现在的话说,佛系。
电影中刻画的那些平淡无奇的图书管理员、办公室文员等,就是这个类型。
最后是抑郁质,希波克拉底认为黑胆汁比较多的属于这一类。
黑胆汁和黄胆汁到底是什么,现代医学没有解释,可能是希老师自己琢磨的吧。(笑)
这类人小心谨慎,敏感多疑,很容易忧伤,常常优柔寡断,暗自神伤。
他们情绪也不稳定,但往往有很高的艺术天分。
梵高、林黛玉、王尔德等,都是这个类型的代表。
当然,以上的划分是粗略的。
简单概括来讲,胆汁质和多血质偏外向,与人打交道多;
粘液质和抑郁质偏内向,乐意独自待着;
多血质和粘液质情绪相对稳定,胆汁质和抑郁质情绪不稳定,容易爆发。
作为一个完整个体,每个人身上都兼具四种气质,只是某一种或两种比较突出。
这个简单的分类,经过两千多年的检测,被认为是靠谱的。
而且气质这东西,基本上是跟随你一生不变的。
气质类型也没有好坏分别,只是当你了解了自己是什么样后,你就知道怎么善待自己,怎么和自己更好地相处。
比如我,就是多血质和粘液质的混合。
我这个人待人比较热情,说起话来也叨叨个没完,头脑思维还算灵活。
但我和典型的多血质相比,又是个内向的人,宁可一个人在家里看书写字,也不愿出去参加各种应酬活动。
我兴趣也不多,真正喜欢的东西没几样,不过都长年累月地做,甚至变成了工作。
情绪上属于比较稳定的,不容易激动,也不轻易发火,更没有任何指挥别人的想法。
这就不像是胆汁质。有时候也显得挺无趣的。
而我身上的艺术细菌,我数了一下,有,但没有太多。
虽然敏感但不多疑,泪点挺高。看起来,抑郁质的成分也不多。
所以我这么综合一看,自己应该是多血质和粘液质为主导。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两种气质的组合。
不过,胆汁质和粘液质不可能组合,多血质和抑郁质也不可能组合,这两个都是矛盾的。
你不可能既激动,又佛系;也不可能既开朗热情,又悲伤忧郁。
所以这两组是冲突的,其他两两都可以组合。
你就这样看看自己,很容易。了解气质类型,也是认识和接纳自己的第一步。
今天就聊到这里,下期咱们再见!
(本文系“乐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