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人如果动不动就哭,就会对这个人产生脆弱、敏感的印象,顺手扣上“玻璃心”的帽子。
尤其是男孩子,从小就会被家长教导男子汉不要动不动就哭,应该勇敢一点。在这样的社会观念和家庭教育环境之下,许多孩子不敢再轻易掉金豆子,而是选择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让自己看起来勇敢坚强。
实际上,孩子爱哭并不一定是“玻璃心”在作祟,很可能是因为其性格气质在起作用。所谓的性格气质,能让每个人拥有自己的个性。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心理、行为特点,它由遗传和基因决定,所以比较稳定。气质在孩子一出生就能分辨出来,有的孩子比较爱笑、活泼开朗,有的孩子则是高敏感、脾气暴躁,等等。这些个性上的差异,就是由气质所决定的。
气质的四种类型
关于气质说的理论,简单地给大家普及一下。气质说认为,人具有四种气质: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大家可以根据接下来的内容对照看看自己和孩子分别属于什么气质。
第一种、胆汁质
拥有胆汁质的人,为人直爽、热情,精力比较旺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比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主导事件的发生。
但是,拥有胆汁质的人比较粗心,脾气急躁,容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而且比较难体会到对方的感受。拥有胆汁质的孩子,能够懂得保护自己,但是也因为缺乏沟通的耐性容易误伤别人,引发冲突。
第二种、多血质
拥有多血质的人,和胆汁质的人一样,属于活泼外向的类型,思维敏捷,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也粗心大意情绪化。
不过多血质的人比胆汁质的人更善于与人交往,能很快动情,只是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比较不稳定。多血质的人,不怎么记仇。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
第三种、黏液质
拥有黏液质的人,比前两者都来得安静,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得十分沉稳,不轻易袒露自己的情绪,专注力高、专注时间长。
虽然反应比较慢但是会随着条件的变化及时改变自己的策略,对需要吃苦的事情也能坚持完成。拥有黏液质的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学霸哦。
第四种、抑郁质
拥有抑郁质的人,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内向,外出时比较胆小,喜欢粘着父母。平时喜欢与自己相处。
不喜交际,也不会主动表现自己,对别人的行为、思想变化非常敏感,心思细腻,一旦动情就很专一,平时比较多愁善感,所以特别爱哭。
横向比较上述四种气质的人,我们可以得出,多血质、抑郁质两种气质的人,虽然他们的表现截然不同。
一个容易与人产生交集,另一个又不喜欢与人交往,却有着同样的特质,即比较容易受他人影响,情绪不稳定,比较容易产生共情。也就是说,拥有多血质、抑郁质这两种气质的人更容易哭。对于这两类气质的人,网上有一句戏称特别生动“泪失禁体质”。
面对多血质、抑郁质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
如果不是因为脆弱、抗打击能力差,而是因为自身气质的原因爱哭,那么当孩子被扣上“玻璃心”的帽子才是他们最苦不堪言的了。因为他们泪随情生,根本不由自己控制,却被自己最亲近的父母误解。
方法一、不要嘲笑爱哭的孩子
孩子掉眼泪,不一定是因为情绪低落,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天生有灵气,能感常人所不及。这样优秀的孩子,却被父母视作缺点,加以指责、嘲笑,怎么能让他们信任父母,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呢?
方法二、鼓励孩子挖掘自己的优点
四种不同气质的孩子都各有优缺点,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向内寻求,观察自己的言行、感受自己的情绪波动、掌握自己的思想动态,发掘自己的长处并加以开发。
比如,多血质和抑郁质的孩子,感情充沛、细腻,善于观察、可塑性极大,也懂得善解人意。只要父母多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产生自信心,就会有勇气面对挑战,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三、父母要以倾听代替说教
抑郁质的孩子比起多血质,更“闷骚”一些,表面上风平浪静,可能心里已经跑完了一整部琼瑶剧。
他们内心世界非常精彩,可是口头表达能力又跟不上,非常需要父母的慢慢引导。如果父母能耐心地倾听孩子,代替说教的方式,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会事半功倍。
家庭教育技巧寄语:
孩子动不动就哭,别再单一地认为孩子是经不起打击、脆弱敏感了。他们或许是天生的多愁善感,这种由基因决定、与生俱来的东西。
父母又怎么能苛责他们,勉强他们与自己的天性对抗呢?所以,当孩子不是因为玻璃心而哭,一定要站在孩子这边,不打击他们,倾听他们的想法。
鼓励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让他们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骄傲,不要因为自己控制不住眼泪而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