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有3大功能,也有好、坏之分,却常被人误解为“毒”
很多人谈胆固醇“色变”,对于高胆固醇食物退避三舍,误以为这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事实上,胆固醇是人体组织细胞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具有如下3种功能:
胆固醇脂蛋白计算机绘图1、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材料之一
细胞膜包绕在机体每一个细胞外,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了细胞的完整性和流动性,保证了各种组织细胞执行其正常生理功能。细胞膜的形成却离不开胆固醇。
2、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原料
皮质醇、醛固酮、睾酮、雌二醇以及维生素D,都属于类固醇激素。如果没有胆固醇,这些激素将无法合成。
3、是合成胆汁酸的原料
胆汁酸的功能是使脂肪乳化,帮助脂类物质吸收,缺乏胆固醇时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会发生障碍。
由此可见,胆固醇也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我们大可不必谈之色变。
人体每天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多少胆固醇?
胆固醇并非多多益善,当体内总胆固醇过高,超过人体正常需要时,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使得心血管功能下降,甚至诱发一些疾病,所以才会让人们误解为“毒”。
血管中的固体斑块健康成年人,每天体内可合成——毫克胆固醇;此外,还需要从饮食中摄入~毫克,即可满足体内需要。但是,由于受年龄、性别、体力活动、生理状态和自身代谢等因素影响,每个人对胆固醇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对健康成年人而言,胆固醇量不需要刻意去控制,在饮食上注意科学搭配,注意饮食均衡即可。
而对于一些老年人,血脂代谢紊乱或心血管不好的人体,就需要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从而减少人体胆固醇的压力。
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
重庆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罗素新,在《血管保卫战》一书中介绍,胆固醇自我管理的目标是:在降低“坏胆固醇”含量时,提高“好胆固醇”含量。可见,胆固醇也是有好与坏之分的。
据介绍,胆固醇可分为高密度胆固醇与低密度胆固醇,前者对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会增加心血管负担,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
影响胆固醇的因素很多,除了食物外,人体自身的合成占了绝大部分。当然也可以通过调理生活,降低体内“坏胆固醇”含量。
一、合理膳食
1、少吃或不吃含“坏”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猪脑、一些动物的内脏、蛋黄等食物。
2、多吃低胆固醇食物。一般就是些清淡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大豆、香菇、木耳、大蒜、洋葱等食物。除了多吃蔬菜与水果之外,还可以合理进食些粗粮。
3、戒烟、戒酒。
二、科学运动
适量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可以通过促进新陈代谢,从而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降解,提高“好”胆固醇含量。
推荐每周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通过测量自身最适心率来决定,每天保持合理、规律的运动是最好的。
三、保持乐观的心态
罗素新教授表示:“长时间的精神压力过大,可引起“坏”胆固醇的升高;”
此外,有些人在长期的不良情绪控制下,往往摄入许多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来应对压力,也是导致“坏”胆固醇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生活与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很重要。
总而言之,对于青壮年来说,或许不用过于担心胆固醇的多少或好与坏,只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即可。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需要少吃些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同时,需要合理安排运动锻炼,多参加些社交活动,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愉快才好。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血管保卫战》,人民卫生出版有限公司,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