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浅谈养生之人体内的中正之官胆
TUhjnbcbe - 2025/6/21 12:13:00

胆囊在我们人体的地位很容易被人所忽视,甚至是遗忘。胆在我们人体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它是否重要?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讨论一下我们人体的“中正之官”——胆。

在中医理论中,把人体的内脏分为五脏六腑,胆就是六腑中的“一员”;除此之外它还是人体内的“奇恒之腑”之一。在表里关系中,胆与肝相连,并且与肝相通,有储层与排除胆汁的作用。相信大家都知道“卧薪尝胆”的典故,胆汁的味道是特别苦的,但是是用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我们常说肝胆相照,其实胆汁就是由肝的精气所化,而且胆汁的排泄必须依赖肝的疏泄功能。此外,五脏六腑环环相扣,相互关联,如果肝气郁结,则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进而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有所阻滞,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

胆小

回到标题所说的胆为“中正之官”。所谓“中正之官”,就是决断者、裁判官。当人犹豫不决的时候,需要靠胆来拍板作出决定。胆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决断能力,人们常说“胆大”、“胆小”,实际上说的就是胆的功能。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皇帝内经》

在现代医学研究出中,认为这些决断、判断都是由我们的大脑神经来完成的,这与中医是完全不同的认知,在中医认为,肝胆相照,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二者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着精神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胆功能良好时,人做事果断干脆;胆功能不好时,就会表现为胆小、没主见。所以也分演出了胆为“决断之官”的说法。

胆气不足有什么表现?

1、胆气虚导致身体发凉

身体侧面发凉提示胆气虚,这是胆气不通的一个表现。中医有很多办法帮助大家疏通胆经,如敲打法。我们可以通过外力刺激来打通胆经,达到缓解和治疗胆经不畅的目的。

胆经的循行:外眼角——耳后——肩的侧面——身体侧面——臀部——腿外侧——第四脚趾。

拍打胆经

沿着胆经循行的路线一直往下敲,每次敲5-10分钟,每日1-2次,饭后不宜敲胆经,要间隔半小时。

2、胆气虚导致困倦

春天犯困提示胆气不足。人体缺乏阳气,就会表现出无精打采、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在中医推拿中有个很好的方法能起到快速提神的效果——按压风池穴。风池穴是胆经上很重要的穴位,它具有清头目、通神窍的作用。

定位: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风池穴定位

按揉方法:用力按揉风池穴,压住不动停3-5秒,放开;再压住再放开。

切记不可过于用力和自己针刺此穴,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3、胆气虚导致胆小易惊

《黄帝内经》写道: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气对我们的精神、神志活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胆量不仅是与生俱来的,也可能是后天胆出了问题,进而使人表现出胆小怕事、犹豫不决、易受惊吓、经常梦魇的情况。中医有妙招帮我们“壮胆”!

壮胆的穴位——丘墟穴。丘墟穴是胆经的原穴,通过按摩、针刺等方法刺激丘墟穴,能起到壮胆的作用。

定位: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巨墟血定位

按压方法:用拇指指端做环形按揉,按到有胀热的感觉,3-5分钟即可。

由此可见,胆在我们人体也是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当今社会许多人容易忽视掉它,不注重养生、健康,导致胆囊炎、胆结石,有的甚至手术切除,这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小编这篇文章就是提醒想养生的各位,一定不要忽视我们体内的每一个脏器,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养生之人体内的中正之官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