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慢性胃炎的症状与胃病的严重性不成正比。症状严重不一定胃病严重,有可能是功能性疾病,有症状当然要治疗;没有症状不代表胃病轻,是否治疗要看胃镜检查和病理结果。
萎缩肠化是胃粘膜长期炎症的结果,胃粘膜炎症不控制萎缩肠化必定逐步加重,因此,萎缩肠化患者不论有无症状无论轻重,都必须控制胃粘膜炎症,使之成为轻度慢严非活动性炎症,以最大程度稳定病情。
要控制胃粘膜炎症,必须尽量去除使胃炎症加重的原因,不论患者有无症状,也不管萎缩肠化的严重程度,萎缩肠化患者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01
根除幽门螺杆菌
大量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引起胃粘膜活动性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胃粘膜炎症消退。
因此,萎缩肠化者首先必须根除幽门螺杆菌。
02
控制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性胃炎就是十二指肠液中的胆汁、胰酶反流到胃内。
胆汁中的胆汁酸,胰液中的磷脂和胰消化酶,能溶解胃壁的黏液层;在胃内酸性环境下胆汁酸对胃粘膜的侵袭力增强,其与消化酶等共同作用可导致胃粘膜细胞和组织结构的改变,同时削弱胃粘膜的多种保护机制,并促进其他损伤因子如胃酸和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胆汁反流是另一个重要的慢性胃炎的致病因子,必须控制。
03
尽量避免损伤胃粘膜的药物
04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如浓茶,咖啡,饮酒,吸烟,过冷、过热、过于粗糙、刺激性、过咸的食物都会损伤胃粘膜,必须戒除。饮食要规律、清淡。
05
保持心情愉快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导致胃粘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胃粘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粘膜屏障作用;还容易造成胃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入胃。这会使胃炎加重,因此保持心情愉快也很重要!
以上几条每个萎缩肠化患者都要做到,其实每个慢性胃炎患者都应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