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储存在胆囊里边的胆汁主要帮助消化和促进吸收的,但我仍然对于它的成分组成、工作机制以及具体的作用充满了好奇,今天主要聊这个。
胆汁其实源自肝部,由肝细胞持续的分泌,在非消化时期,这些由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安静的储存在胆囊里,吃了东西以后,消化液的作用刺激胆囊,胆囊将其中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虽然同为胆汁,但也有不同的名称,由肝脏分泌的胆汁叫做肝胆胆汁,而储存于胆囊内的胆汁叫做胆囊胆汁。
胆汁是一种绿色液体,主要由一些“废物”组成,这是一种由矿物质、胆固醇、中性脂肪、磷脂、胆汁色素、胆汁酸和称为胶束的脂质运输囊泡的水溶液。
胆汁的有用成分是胆汁酸(一种类固醇)和卵磷脂(一种磷脂),它们覆盖着膳食脂肪球,降低其表面张力,使其更容易消化,最终乳化在肠液中,也就是说胆汁最为突出的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胶束是肝脏中制造的小飞沫,由20到40个聚集的胆汁酸分子组成,并沿着胆管输送。在小肠中,它们吸收脂肪酸、胆固醇和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
它们带着这些脂溶性维生素与肠壁吸收细胞的表面结合,并将这些货物卸载在这些细胞中进行加工,然后再返回去,继续从消化的食物中重现装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上述过程,一直到一次饮食中的脂肪和相关的营养素完全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