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杨相腾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烨捷
4月23日的上海,暴雨如注,潮湿闷热。武警医院的过道内徘徊良久,自医院给战友李保保下达病危通知书后,他一直休息不好。透过病房的探视窗,病床上面色苍白、已经瘦脱了形的李保保令人心疼。
李保保是武警上海总队机动第二支队特战一中队班长。去年4月,李保保在西部某地担负执勤任务时,因胃部剧烈疼痛,倒在了执勤的路上。回沪后,他被确诊为胃癌晚期。
刚入伍到部队时,在新兵思想问卷调查“入伍动机”一栏,李保保写道:当兵不图啥,只想为国家做点啥!
作为一名特战队员,必须练就真本事,才有资格为国干点啥。李保保的身子薄、底子差,但“身上有股不服输的轴劲”。
在特勤中队,特战队员喜欢炫绝活,比如靠两个中指完成一套单杠二练习动作。李保保羡慕不已,私下里只要有时间,他就泡在器械训练场苦练,手指磨破了,贴上一层又一层创可贴继续练。后来,他不仅能完成标准的拉杠动作,还破了特战分队纪录。
李保保被选派参加总部侦察兵集训,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侦察装备,凭着一股子“轴劲儿”,李保保硬是把装备性能摸了个透,成为第一个熟练使用软管窥镜的队员。结业考核中,他以侦察专业全优的成绩获得华东片区总分第3名。
年4月,李保保第一个向中队提交请战书,申请远赴西部某地执行任务。
西部边陲,空气干燥、多尘、昼夜温差大,像刀子一样的风沙吹得脸生疼。不到两个月,李保保的手和脸开始干裂,尤其是手掌上的裂纹很大,稍微用点劲,血就会渗出来,拿枪训练疼痛难忍。李保保硬是撑着,一个课目也没有落下。
李保保不怕苦,更不怕死。在日记里,他写道:“生命的宝贵在于仅有一次,但是关键时刻怕死退缩,当兵苦练来的本事还有意义吗?即便有危险,我也愿意当一个为战友挡子弹的人。”
每次外出巡逻,李保保总是走在最前面,把战友护在身后。年10月,教导员李峰带领特战分队奉命捕歼一伙犯罪分子。李保保是主力队员,强顶着高原反应,在山地上奔袭数十公里后,成功将犯罪团伙围困在一个山头。
山头险峻陡峭,李保保冲在最前头。不足百米时,居高临下的暴徒开始负隅顽抗,不断投掷长矛、巨石。李保保挺身而出,依托掩体冷静射击,为战友全歼犯罪分子赢得宝贵时间。
年11月,李保保再次提交申请,请战重返熟悉的反恐战场。第二次踏上边疆,比第一次任务更重。官兵们常常要连续执行任务12个小时以上,没时间吃饭,他们就在路上吃点干粮。期间,李保保多次出现胃部胀痛、胆汁反流等症状,但他一直咬着牙坚持。
后来,因为胃部疼痛难忍,李保保被送到了附近的卫生所,病情缓解后,他出院归队安心静养。看着战友们热火朝天的训练,李保保心里急得直痒痒。他知道,反恐战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一个人,战斗力就减一分。一天,营区急促的警报突然响起。“有战斗!”李保保从床上猛地弹起,按照战斗着装,带着队员登上巡逻车赶到事发地。尽管后来得知情况有误,只是虚惊一场,但他依然不肯从战位上下来,左手握拳死死顶住阵阵发痛的胃部,右手牢牢握着手里的钢枪,最终因体力不支,倒在了巡逻的路上。
排长魏逸博发现李保保频繁胃痛,便申请带他到医院检查。3天后,李保保的胃部病理切片报告显示:胃部恶性肿瘤,建议转院治疗。魏逸博拿到报告后,脑子一片空白。当天晚上,他“谎称”要带李保保提前回上海汇报工作,连夜飞回上海。李保保临行前还不停地叮嘱战友:“床铺别撤,过几天我还要回来继续执行任务。”
回到上海后,经过专家会诊,李保保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医生们“感到非常震惊,他竟然能带病执勤那么久。”
医院治疗,支队和家人编织一个善意的谎言,告诉李保保患的是胃溃疡,只要安心休养,一定能够康复。与病房一墙之隔就是机动大队的训练场,李保保平时总爱隔着窗户看战友训练,眼神里满是羡慕。
在医院,战友邵引路每周更换中队教育训练计划表给李保保。李保保只要身体有点好转,就在病房里练体能,他担心少训练一天就会拖中队一天后腿。
随着化疗的进行,李保保想要完成基本训练越来越难。躺在病床上,他开始学习《国内外反恐战例研究》《反恐怖战斗主要战法》等书籍资料,不时摘抄笔记,撰写心得。他对邵引路说:“帮我保存好,以后回中队执行任务一定还用得上。”
病情加重让李保保疼痛难忍,他握紧了拳头咬着牙对邵引路说:“疼痛打不垮我,我会抗争到底。”
严冬过后是暖春,望着窗外的满眼苍翠,李保保有一天对邵引路说:“帮我买一盆沙棘吧,看到它就能想起在边疆一起战斗的战友。”
4月24日15时38分,医院去世,年仅26岁的生命就此定格。在李保保的日记里,战友们看到这样一段话:如果有来生,还愿为国再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