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孩子的爆脾气,来自父母的遗传看心理学
TUhjnbcbe - 2023/8/13 22:04:00

乐乐在父母眼中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总是将妈妈为他收拾好的衣服翻得乱七八糟,将爸爸为他买的玩具摔得粉碎。乐乐的妈妈一直耐性的和乐乐交谈,教导乐乐不要这样,但是乐乐总是嘴上答应,行为却在继续搞破坏。乐乐的妈妈很奔溃:“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聪明听话,而我家孩子就那么难以管教呢?”其实,这和幼儿的气质类型有关,乐乐应该是属于“胆汁质”的幼儿。

那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它是与生俱来的,与神经系统的先天或遗传特征有关。气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位心理学家对名儿童从出生到小学的气质发展进行了长达10年的追逐调查,发现大多数儿童的气质特征没有明显的变化,如幼儿在其1岁前表现出了爱动的特征,到他5岁后,爱动的特征没有发生是没变化。但气质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后天的生活和教育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幼儿的气质,所以许多人都呈现两种或者多种气质的混合,只是其中某一类气质比较突出。

那气质有哪些类型呢?以下是最典型的气质类型的划分,即巴普洛夫高级精神类型说。

1、胆汁质

表现为容易兴奋,脾气暴躁,性格直率,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容易感情用事,精力一旦耗尽,情绪又一落千丈。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2、多血质。

表现为活泼热情,有能力,适宜性强,喜欢交往,精神愉悦,机制灵活,注意力容易转移,情绪容易改变,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但不够耐性,粗枝大叶。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3、粘液质。

表现为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稳住,不亢不卑,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灵活性不足,有些死板,缺乏生气。如《西游记》中的沙和尚。

4、抑郁质。

表现为沉静,易相处,办事稳妥可靠,做事坚定,能克服困难,但容易多愁善感,怯懦,孤独,行动缓慢。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既然孩子可能属于不同的气质类型,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幼儿呢?

1、正确认识孩子的气质特点。

家长不要急于给孩子的气质类型下定论,应通过幼儿游戏、学习、劳动等活动中的情感表达和行为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例如观察幼儿能否坚持活动,注意力是否集中并稳定持久,和他人交往是否表现得热情亲近,做事会不会急躁,情绪是不是容易激动,对新环境或陌生人是否很快就能适应,活动时能否大胆自信,旧的生活习惯是否容易改变等等。

把观察结果与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进行比对,以确定孩子的气质特点。同时,家长不要通过一两次的观察就给孩子的气质类型下定义,要通过幼儿多种类型的活动,比较综合各种行为特点,再谨慎的下定义,以免引起后续教育的错误。

2、包容接受幼儿的气质特点。

父母应该接纳和包容幼儿先天遗传的气质特征,特别是一些不良的气质特征,多多鼓励幼儿,不要一味地指责暴躁易怒的幼儿和歧视孤僻少言的幼儿,应通过言传身教引导他们克服自己的不良气质特征,如父母因为幼儿乱发脾气而感到很生气,应该在幼儿面前深呼吸,安慰自己不生气,或者进入房间冷静一下,再出来与孩子讲道理。

如果幼儿孤僻少言,可以多带幼儿去亲戚朋友家,多与其他家长合作,一起带幼儿出去玩,可以一起去郊游,一起去游乐园、博物馆、动物园;如果幼儿缺乏耐心,父母可以与幼儿一起玩拼图、搭积木、木头人等锻炼幼儿耐心的游戏,同时,家长应该持之以恒地陪幼儿进行游戏,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针对气质类型不同的幼儿进行不同的训练。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教育幼儿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1)胆汁质类型的幼儿需要培养用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和粗暴。家长可以多带幼儿参加体育活动,鼓励幼儿去参加体育竞赛。同时,日常可以给幼儿讲一些关于冲动有不良后果的故事。

(2)多血质类型的幼儿需要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家长在幼儿粗心大意后,一定要及时的批评和纠正幼儿的行为,并给予幼儿正确的评价,不要过度鼓励表扬幼儿。多与幼儿玩找不同、拼图等需要细致观察的游戏。

(3)黏液质类型的幼儿需要培养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家长可以多带幼儿接触大自然,鼓励幼儿观察昆虫、植被,看到一些自然现象,如闪电在雷声前面,蜻蜓低飞会下雨等,鼓励幼儿自己大胆猜测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陪幼儿一起找寻原因。

(4)抑郁质类型的幼儿需要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防止疑虑和孤独。面对抑郁质类型的幼儿,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幼儿,少否认和批评幼儿,多陪伴幼儿玩益智类小游戏和体育类游戏,如乐高、过家家、老鹰抓小鸡等。

寄语:

无论是什么气质的幼儿,都需要家长的呵护才能健康卓越的成长,家长应多陪幼儿进行游戏,多鼓励幼儿,如果幼儿做错了,也应该就事论事的批评幼儿,不要上升为对幼儿能力的否认,培养出一个自尊、自信的幼儿。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的爆脾气,来自父母的遗传看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