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ANATTIC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贝聿铭
东安阁,这座以百年为设计标准的唐风高阁,其背后荟萃着东方建筑的古典之美与现代科技的未来之感,二者融合的背后,是东安阁回望历史和眺望未来的连结点。
自古以来,阁楼在中国文化史上,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与中华文化连结最紧密的建筑形式之一。中国自古就有“四大名楼”、“江南三大名楼”、“十大文化名楼”等说法,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也都钟爱于登楼之上赋诗题词,或心怀天下,或思乡情怀。
阁楼|图片源于网络
可以说阁楼与城市人文是相互成就的,阁楼是一个地区的文脉之所在。
成都是一座在传统中创新的城市,传承千年的富足和积淀,成都的昨天表现出辉煌灿烂的古蜀文化;成都的今天既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开放进取、生机勃勃,形成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包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风格,培植了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
成都|图片源于网络
东安阁,就是这样一座融合了成都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的城市文脉,它的设计理念也是独特且创新的。
作为成都新的城市文化地标以及国内首座铜阁,东安阁将比肩滕王阁、*鹤楼,它的建筑风格古今结合,既展现古之韵味,又符合今之审美,注重建筑与山水之间的关联,让东安湖、龙泉山与楼阁建筑和谐统一,形成对照,相映生辉。
东安阁用地面积约20亩,基座层两层,基座以上三层,建筑高度从负一层至宝顶约50.8米,取自“龙泉驿自命名到名扬世界,走过年时光”之意。(龙泉驿,古为蜀国辖地,元设驿站而得名,正德八年〔年〕置巡检司,并设龙泉驿。)东安阁延续中国的阁楼文化,建筑总体风格为唐风,提取川西古建筑以及经典唐风色彩元素,突出四川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厚底蕴,再现唐代成都的繁华胜景,尽显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优雅从容,再现恢弘壮丽、意境悠远的旖旎画境。
在建筑中,铜所具有的独特的自然原色、厚重质感,可有力彰显出建筑之高贵,尤其是运用到古建筑中,更能表现古建筑风貌的深厚意蕴。东安阁,其钢骨铜身的厚重与恢弘,正是对巴蜀文化、大国气度的表达。纯铜的古朴色调,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打造出的壮丽厚朴的高阁。
站在阁楼之上,近看,铜制的悬鱼鸱尾精雕细琢,古朴典雅;精美斗拱陈列其上,恍若天成;雕花门窗*铜浇铸,精致绝伦。阁楼之上的古建筑构件,均为全铜制作,既秉承了传统建筑古朴典雅的风格,又展现了铜工艺极高的观赏价值,让人们欣赏到现代最精美的古建工艺。徜徉东安湖畔,整铜的东安高阁,玉树临风,风姿绰约,于浑厚沉稳中透着雅致精巧,于生机盎然中含有良多妙趣,宛如一件极其精美瑰丽的艺术品。
室内装饰设计元素同样吸纳了蜀绣、三国文化、太阳神鸟、熊猫文化、美食文化等巴蜀独有的元素,包罗巴蜀地区上千年的人文历史,汇集成都当代的生活方式,凝结着未来之城的伟大愿景,处处彰显四川风采。
在建筑的第一层——壮阔山河的设计上,墙面四周以玉石雕刻的东龙泉山、西贡嘎山、北青城山、南峨眉山为设计基底,地面以石材雕刻四川地图,勾勒四川盆地的锦绣河山,凝聚川蜀灵韵;智慧互动投影为游人带来沉浸式体验,仿如身临其境,脚踏蜀道,亲历河山壮美;抬头仰望,绝美藻井、卷棚上刻古典团花、卷草纹样作为装点,将蜀锦艺术运用于窗户,铜饰窗框、柱基,极富艺术张力,荟萃成都人文艺术之精华,彰显唐风雅韵。
夜晚的东安湖畔,光与影相生相合,营造出诗句所描写的“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最参差”的独特景致。在具体的设计上,采用了绿化、水岸照明为映衬,主要景点建筑照明点睛的手法,且分级别、分层次运用灯光,使整个建筑在景区夜间呈现出气势恢宏,浓淡有致的灯光效果。
东安阁不仅仅是作为一座城市公园的景观阁楼而存在,其背后还隐藏着深厚的时代精神。
对于大运会来说,东安阁既是大运会的国际会客厅,又是展现巴蜀风采、盛世气象的重要窗口,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成都这片土地的集中表达。
对于成都来说,将以东安阁为城市文化新地标、以大运会为催化剂,加快发展的步伐,重现唐代“扬一益二”的繁华盛景。
对于东安新城来说,东安阁是位于这座城市中心的文化新地标,就如这座在古老的土地上屹立的现代化城市,形成古今交融的独特文化。
外彰壮美雄浑之高阁、内蕴千年文化之华章。东安阁包罗巴蜀千年的人文历史,汇集成都当代的生活方式,凝结着未来之城的伟大愿景,集休闲、观光、娱乐、人文于一体。中华的精神文明被吸收进阁楼的每一个角落,无处不荟萃四川文化,无处不展露蓉城风采。东安阁,用独具特色的建筑语言,将成都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
END
?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