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较好 http://m.39.net/pf/bdfyy/知识的碰撞与批判性翻译
//李葆嘉先生七秩同乐·学海慈航之四
提要:李葆嘉教授的学术研究发轫于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却对双语水平要求极高的翻译工作有着独特的思考与见解。先生提倡“汉语化翻译”,并归纳为“三道”“三法”。先生认为,透过具体的翻译活动,学术译著就是译者与作者之间的“相称性翻译”或知识的碰撞。先生强调,译者还应力求“批判性翻译”或见解的超越。汉语化翻译基于原则和技艺,对等性翻译体现的是学养或知识积淀,批判性翻译反映的是心态或学术精神。关键词:翻译;李葆嘉;三道三法;相称性;批判性李葆嘉先生学贯中西、著述等身。年11月,“第八届全国语义学学术研讨会”期间,国内外著名语义学家相聚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科学院阿普列相高级研究员等参观了语言科技研究所,双方交流了元语言研究,称先生为“诗人、哲学家、语言学家”。其实,可称呼先生的头衔还有很多:教育家、翻译家、语言科技专家、历史学家……。作为一名外语教育工作者,学生最欣赏又钦佩之至的,当属“翻译家”。先生初涉翻译领域,始于年。当时先生在北京大学访问,开始研读和试译王士元主编的《汉语的祖先》。年与诸位博士后、博士生合作,直到年付梓。此后,先生便有计划地开展国际语言学名著翻译。年,与李艳合译德利姆的《汉-南语系与汉-高语系、汉-博语族与汉-藏语系以及尚未完全证明的藏缅语系假说》、沙加尔的《南岛语系高层次发生史与台-卡语的历史层次》。迄今印行的译著已有:王士元主编《汉语的祖先》(李葆嘉主译,;53万字)、吉拉兹《欧美词汇语义学理论》(与司联合、李炯英合译,;40万字)、莱考夫《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显示的心智》(与章婷、邱雪玫合译,;86万字)、莱考夫和约翰逊《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与孙晓霞、司联合、殷红伶、刘林合译,;86万字),以及聂利奇《欧洲语义学理论-:从同源论到语境性》(与刘慧、殷红伶合译,;47万字)。此外,还有三部未刊:《威廉·琼斯亚洲学会年会演讲:-》(年成稿)、《语义学经典论著译注》(年成稿)、《比较语言学史论资料译注》(年成稿)。这些文献涉及英、法、德、荷、俄、拉丁等多种语言,一些是19世纪以前的古文献,其翻译极具挑战性。此外,先生审订了《蜘蛛: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林枫译,)和《双语儿童:早期发展及语言接触》(蔡雅菁译,)。年,又应“世界学术经典(英文版)”总主编庄智象教授之邀,导读和注释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与李炯英合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即刊)。责编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