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动物园,有一件绝对不能做的事 [复制链接]

1#

生命,在投喂后逝去

疾病,在触摸中降临

01

好心为什么会办坏事?

年5月21日下午,上海动物园,3头黇鹿的尸体被默默剖开。医生从它们的胃里取出了19千克异物:塑料袋和毛巾。

这些本不该出现在鹿园的东西,最终导致了3头黇鹿的死亡。取出时,塑料袋和毛巾纠缠在一起——它们既无法被消化,也无法被排出,就这样硬生生在鹿的胃里搅成了一股“绳”。

据饲养员回忆,准备手术那天,一头黇鹿蜷缩在屋子角落,已停止呼吸。

另一则事故,发生得更突然:

年4月28日,“泉泉”进食、活动正常;

年4月29日上午,“泉泉”腹部有胀气,兽舍内还有六七摊呕吐物;

年4月29日中午,“泉泉”的腹胀严重,呼吸困难,采用“保守技术”治疗;

年4月29日下午17时,“泉泉”经穿刺放气、输液治疗等抢救措施无效,最终死亡。

北京动物园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泉泉”,就是这样突然死去的。经医生剖腹检查,“泉泉”的胃里是面包、胡萝卜等游客投喂的食物。

在动物园,随意投喂动物是绝对不能做的一件事。

就拿食物本身来说,不同的动物天然有不同的“食谱”,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非常讲究。因此,动物园内的食谱都是经过科学调配的。游客如果随意投喂,投错了不说,就算是动物可以吃的食物,投喂过多一样会影响它们的健康。

举个大家最熟悉的流言:兔子喝水会死。

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像胡萝卜、青菜等咱们常吃的蔬菜,对兔子来说水分太大了。不了解的人饲养的时候,光喂蔬菜,又喂水喝。这样一来,兔子就很容易拉肚子致死。

对兔子来说,更合适的饲料是干草和兔粮。以这两个为主,配点少量水分不大的新鲜蔬菜,这样再给它水喝就没什么事了。

连兔子这样的宠物都有不少讲究,何况动物园中形形色色的野生动物呢?

除了食物问题,游客的随意投喂还会破坏动物的生活,让动物产生依赖性,甚至等着游客给它们喂吃的。

饭来张口,有什么不好吗?

这就和动物园的意义有关了。按《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这本书的观点,动物园存在的目的有三个:科研、动物保护、自然教育。对普通游客来说,动物园最大的意义是帮助咱们了解自然,喜欢自然,进而保护自然。

饭来张口,真的自然吗?

有这样一种观点:动物园多少是带着“原罪”的。再好的动物园也还是要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把动物“呵护”起来。说得严肃一点,动物园毕竟剥夺了动物的自由,对它们是有亏欠的。

这个观点对吗?当然可以讨论。个人来说,我非常认可在观点之下,存有敬畏自然的态度。

02

疾病,如何在触摸中降临?

间接的投喂,就能造成这样的危害;直接的触碰,后果可想而知。

去年5月,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的一只老虎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把病毒传给它的人,正是其中一个饲养员。

其实动物也有很多常见病,“犬瘟热”就是其中一个。

在我国,犬瘟热已经夺去了不少珍贵的保护动物的生命,像大熊猫、东北虎、狮子、猞猁、熊、狼、藏獒等动物都有感染记录。

年,陕西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就爆发了一次犬瘟热,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金艺鹏、施振声、何敬荣老师先后赴陕参与救治。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有4只大熊猫因抢救无效,最终死亡。

犬瘟热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后只能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这有点像我们的感冒,一边多喝热水,一边自己恢复。

但是,比起感冒,犬瘟热更“狠”。它不仅致死率高、传染性强,传染方式还多。

犬瘟热主要通过患病动物的消化道和呼吸道进行传播。此外,污染的器具、饲养人员的衣服、手套,兽医的体温计等也会造成间接感染。甚至环境里的老鼠和昆虫都有“顺手”传播的可能。

除了在同类物种间传播,犬瘟热还有在不同物种间交叉传播,甚至跨国界传播的潜力。据丹麦报道,风也可以是它的传播媒介之一[1]。借助风力,犬瘟热可以创造m的感染半径,这对住在一起的养殖场来说简直是“核灾难”。

不过,犬瘟热对人和家畜没有易感性——而这恰恰是我们保持自律,不随意触碰动物的理由。

触碰动物,也许能得到一些满足;

可是,万一把手上携带的病原传给了动物,

失去的,恐怕就是一条生命了。

作者:枸橼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