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固醇有哪些作用为何世卫呼吁控制食用 [复制链接]

1#
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http://www.t52mall.com/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却可能是造成他们病情加重的“元凶”。我们都知道油和盐的过量摄入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然而,有一些食物更加危险!

72岁的林大爷在上个月被确诊患有动脉硬化及其并发症,医生指出病情若再不加以控制,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于是林大爷根据医嘱开始规律的锻炼、按时服药并控制自己的饮食,尤其是油和盐的摄入。

一个月后,医院复查时,却惊讶地发现动脉硬化的问题不仅没减轻,反而还加重了。医生询问林大爷的饮食习惯之后,严厉警告:想要病状减轻,不能只控制油和盐,更要控制胆固醇的摄入。

动脉硬化的原理以及危害

在进一步深入了解胆固醇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动脉硬化。

众所周知,我们的全身都布满了血管。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除角膜、毛发、指(趾)甲、牙质及上皮等地方外,血管遍布人体全身。血管按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三种。

血管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通道,血液通过血管才能向人体各部位输送氧气、能量、无机物,同时将各个部位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内。

而当血管中有害物质过多可能会导致血管的病变,可能会引发类似动脉硬化、冠心病、脑缺血等心血管疾病。其中,当胆固醇或脂肪类物质长期堆积在血管里,可能会导致血管的局部性坏死。

坏死的血管壁会滋生出一种危险的的纤维组织,这种纤维组织会导致血管壁变厚变硬,导致血管失去原有的弹性;同时,纤维组织的滋生还会压缩血管的宽度,导致血管变窄并阻碍血液的流动,从而引发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会使血管变窄并降低血液的流通速度。血管变窄,可能会导致器官的供血的不足,引起一系列的症状。比如说,大脑供血不足,会产生头晕、头痛、耳鸣、易怒、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晕厥与偏瘫等症状。

最严重的情况下,动脉硬化还会导致靶器官受损甚至坏死。

器官受损了,产生的危害就更大了:如果伤害到心肌细胞,可能会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伤害到大脑,可能会导致脑卒中;伤害到肾脏,可能会导致肾动脉粥样硬化症、肾功能受损,乃至尿毒症;伤害到下肢,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造成下肢坏疽、感染甚至截肢的状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的疾病,对于不同的患者,这种疾病会出现在身体不同的部位,并且导致不同的并发症。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非常有可能危及生命。

同时,动脉硬化也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研究统计,最早在6岁时,即可发现血管的动脉硬化症状;至老年时期加重、发病。根据相关医学调查统计,动脉硬化及其并发症甚至成为了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无论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血管健康,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动脉硬化的风险。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健康的饮食,胆固醇,又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胆固醇的好处与坏处

心血管疾病是所有疾病中的最大杀手,每年夺走1700万人的生命,而过量胆固醇的摄入,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包括美国、泰国、日本等国家在内,大多数高胆固醇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的状况,也没有及时治疗。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死率都很高。

世卫组织慢性疾病预防和管理处负责人曼迪斯女士曾说:“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高,一旦发病,可能终身都要通过药物治疗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但只要改变一下生活方式,降低胆固醇的摄入,就会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降低中风的风险。”

由此可见,摄入过多的胆固醇会大大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控制胆固醇摄入,就成了控制疾病的关键。但并不是说,一点胆固醇都不摄入。

胆固醇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

在18世纪,人们从胆石中发现了胆固醇,年化学家本歇尔将这种具脂类性质的物质命名为胆固醇。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其是大脑和神经组织中的含量最为丰富,在肾、脾、皮肤、肝和胆汁中含量也很高。

胆固醇是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也是我们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重要原材料。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生物膜不可缺少的成分。细胞膜是包围在人体每一细胞外的部分,它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就是胆固醇,胆固醇占质膜脂类的20%以上。

除了作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外,胆固醇也是体内多种重要激素的原料,如合成孕酮、雄激素、雌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如果身体缺乏胆固醇,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如如果孕妇缺少孕酮,容易发生流产。

胆固醇同样能转化为身体所需的维生素d3,在肝内及肠粘膜细胞内,胆固醇转化为7-脱氢固醇,随着血流运送到皮肤,经阳光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3,有助于对钙的吸收。

以上功能之外,人体内大约80%胆固醇将会转化为胆汁酸,胆汁酸排入肠道内,能有效促进脂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过多的摄入,才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凶

胆固醇虽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但过多的摄入,就会危及人体健康。如上文所说,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血管里可能会使血管壁发生病变,不仅会导致动脉硬化,还会伴随诸多难以治愈的并发症。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那么,该如何控制胆固醇摄入的含量呢?

如何控制胆固醇的摄入?

诱发动脉硬化的原因,主要是长期进食高胆固醇的食物,导致体内的脂类代谢失常,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现代医学指出,人体每天所需要的胆固醇含量为毫克,若超出这一数量,会增大代谢的负担,增加患病的概率。

而人体中的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中有三分之二的胆固醇由人体自身合成,主要体现在肝脏之中;另外的三分之一才由外界的食物中摄入。而如何控制胆固醇的摄入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什么食物含有高胆固醇呢?

首先是动物内脏,动物内脏在许多国家不受欢迎,在我国却是美味佳肴,类似猪肝、猪心、肥肠等内脏经过烹饪,能被制作成美味的食物。

内脏虽然营养丰富,但在食用的同时,一不小心就会面临胆固醇超标的问题。

以动物肝脏为例,它含有铁、维生素A等丰富的营养,有很好的补血、护眼效果。不过,肝脏中胆固醇含量很高,过多食用会加剧对血管的负担。就正常人而言,每人每次肝脏的食用量尽量不要超过50克;而老年人、肥胖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待内脏,必须慎之又慎。

除此之外,蛋类也是高胆固醇食物之一,蛋类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因为其价格便宜、营养丰富,深受大家的欢迎。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是名副其实的优质蛋白。蛋同时含有钙、铁、磷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

民间也有在生病时多吃鸡蛋滋补身体的传统。然而,蛋黄中也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大量食用会加重血管的负担。心血管病患者若过多食用蛋黄,有加重病情的风险。

与此同时,我们日常食用的肥猪肉,同样含有高胆固醇。就营养价值而言,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脂肪等物质,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然而,食用过多的脂肪对人体同样有害。肥猪肉中脂肪含量高达90%,其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过多食用会加重自身血管负担,进一步恶化病情。

最后,胆固醇不仅仅存在于动物体内,植物中也有不少。包括常见的干果,杏仁、核桃、开心果,内部也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干果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欢迎的食品,但是很多人对其内部固醇含量不了解。所以也是希望大家,适量吃坚果。

结语

血管是我们生命的通道,它负责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而过多的胆固醇会将通道堵塞。如同城市道路需要限制车辆来保持畅通,血管也需要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来保持血液的顺畅流动。

同时,还需要清淡的饮食、有规律的运动以及合理地服用药物。由于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及并发症多种多样,不同的患者情况会有所不同。

健康无小事,很多重大的疾病,都是慢慢形成的。

参考资料:

怎样治疗动脉硬化[J].兰泽生.现代养生.(13)

动脉硬化危害全身[J].力戎.新天地.(04)

认识动脉硬化,早日自我防治[J].刘汴生.祝您健康.(11)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李超,白明,彭瑜,赵晶,张钲.中国动脉硬化杂志.(04)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Lp-PLA2基因多态性对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分析[J].刘亚东,齐茗,王海晶,马利军,屈晓威,王丽萍,冯莉莉.现代检验医学杂志.(04)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