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在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公司目标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并没有很多时间来研究理论,尤其是,真的要搞清楚OKR和KPI的区别……
创业者的时间永远是不够的,找到业务方向,不断推动业务,拿到业务结果,处理团队问题……还花很多时间来研究理论?哪里来的时间呢……
我们从一些实际工作中的情境,来看看最近很火的OKR概念,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样的业务适合OKR落地呢?
举个例子,昨天我原来要完成的工作是钉十个钉子,就按照间隔1米钉一个,我已经是8个小时都占满了;然后今天除了钉十个钉子以外,还得再刷油漆,然后油漆的颜色,得是市场上最流行的颜色,至于具体是什么颜色,不确定,需要大家学习讨论再确定,但是出来的结果必须是人人惊艳的。
正常情况下,钉钉子的人应该是会发火的……
你这是啥任务!玩我是不是?
钉钉子的这种任务,基本明确过程、标准和结果的,就适合KPI;
刷个人人惊艳的油漆这种任务,不知道过程,说不清楚标准,也闹不清结果的,就适合OKR。
创业企业,创新业务多数情况下都是这样的,任务的最终目标适合模糊的目标,达到结果的过程不清晰,中间的标准不确定,最终的数据指标可能很高也可能很低心里没底,那这个,OKR就比较适合。
创新业务适合OKR?那啥样的业务是创新业务?
创新业务具备几个特点:目标不确定,打法不确定,工作流程和工具不确定,衡量标准不确定。
目标不确定:是指目标说不清楚,也可能今天说清楚了,明天又不清楚;好像疫情来了要做疫苗研发,3个月出成果?还是6个月出成果?谁也确定不了;
打法不太确定:有可能今天了解一下这家公司的做法,明天学习一下那家公司的做法;可能是减毒疫苗,可能是灭活疫苗,那条路能走通,基本上有点靠天吃饭的意思;
工作流程和工具不确定:没人知道哪个流程和方法能行,就好像屠呦呦在做青蒿素的提取,没有谁知道用什么设备、什么温度、什么方法能提取得出来,甚至,到底想要提取出来的是个什么东西,在提取之前也是不知道的;
衡量标准不确定:没有人知道怎样的数量和质量就是合适的目标。就好像疫苗现在已经使用了很久了,但是似乎新冠病毒在一直和我们闹别扭玩,没人能说清楚,为什么打了2针还是会被感染,为什么打了3针疫苗还会感染新的变种?
创新业务,需要尝试,需要试错,需要资源投入,才能获得一个,可能成功或者可能失败的结果。
为啥原来用KPI方式的企业推行OKR很难呢?
多数企业,都是一边维持原来业务的稳定,一边创新的。
这是什么状态呢?稳定的业务,大家对于目标,可能的问题,解决的方式都有着明确的理解。
这种情况下,大家做什么、如何做、遇到问题如何解决都是清晰的,最多每年对于达成的目标数量上有一个调整。总之一句话,业务和人员都处在稳定的状态下。
当企业开始做创新业务的时候,一切情况反过来了。
目标、方法、结果都不确定,需要尝试,需要学习,需要资源投入的同时,还不能把之前的业务扔掉。
这个时候,团队处于什么状态?
一边按照原来的确定的逻辑和方法,完成确定的任务;
一边又得花时间,去想、去琢磨、去落实,一个说不清楚、闹不明白的一个新业务。
就好像,团队得一边按照既定动作开车,又得挑个时间来尝试无人驾驶,关键是要达成的目标一个都不能少。
团队怎么可能不纠结呢?
从原来的轨道上,切换到一个新的轨道上,本来就不容易,两条不同步的轨道还需要并行,怎么会不难呢?
我本身就是创业企业,从一开始就用OKR,为什么也不容易?
这个的原因往往来自于人。
创业企业的业务充满不确定性。
人进入到一个新环境里,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就会,缺乏安全感,心情低落,焦虑……这些都是正常的;
那我们接触到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创新业务的时候,感到有压力,对前途感到焦虑,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从人的基本特征来说,我们本能的就是可以快速理解和接受KPI这种相对明确的方式;而对于OKR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方式,理解和接受起来就没那么快。
而人的气质类型上,有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他们对于变化的接受度比较高;有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他们对于变化的接受度低很多,两类人各占50%;
所以,即使在创业企业里,正常情况下,总是可能有50%的人,对于充满不确定性的业务,感到难以适应,需要花一点时间和精力,才可以把这期间用到的,充满不确定性的OKR方法接受和落地。
推行OKR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崩溃了怎么办?
创业公司的朋友和我说,他团队里的一个人早晨忽然崩溃了,在会议上和他大吵一架然后哭着离开了公司。
情况是这样的:
这是个非常负责的40岁的人,一直在追踪团队的KPI。最近,决定明年可能做一个新业务,因此整个团队都在学习,除了KPI以外,安排了OKR的任务,也由这个人负责推动。今天的会议,是看一下新任务的进度,进度非常不好,大家普遍没进展,我朋友就批评了这个负责人。她瞬间就崩溃了。
不知道你们团队里有没有这样的人?会不会遇到这样的事?
问题出在哪?
创业公司的业务,是快速变化的。
快速变化本身,就会带来压力。不要小看这个压力,就好像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里,一定是想要好好表现自己的,这个想法本身就会让我们在发言、做汇报的时候,感到比平时更大的压力。
这种情况下,越是想要负责任,越是想在这中间想表现得更好的那个人,压力会越大。大到一定程度,突然发作出来就是很正常的。
所以说,创业团队,除了做好业务,人员的心理、情绪也是一个需要照顾到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