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43.html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
学校举办运动会,你的孩子明明跑步很快,却害怕拿不到第一名,同学们会责怪他,于是不敢报名参加;
练习了很多遍的演讲稿,语言、动作、神态都做得很到位,可是你的孩子害怕观众嘲笑他,依旧不敢上台展示;
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你的孩子非常有想法,观点与众不同,但害怕别人指责他胡说八道,因此不敢表达出来。
你看着无比着急,说了不少鼓励夸赞的话,孩子还是无法突破自己。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神采飞扬的模样,你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勇敢地走出那一步,但他始终无法迈出那一步,一直对着你摇头,身体还往后缩。
其实,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我们的鼓励不够,而是我们没有帮助孩子走出他们内心的恐惧。你只要按照“反馈过滤器法”一步一步进行操作,很快就能帮助你的孩子摆脱这样的恐惧,他会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跑步比赛,他会勇敢自信地走上舞台,他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论其他人会怎样评价他。
今天让我们用一套“反馈过滤器”法,帮助你的孩子摆脱内心的恐惧,不再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不再因为他人的负面评价而束缚住自己。
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我会告诉你,为什么你的孩子会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
第二部分,我会教你使用“反馈过滤器法”,帮助你的孩子摆脱内心的恐惧。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为什么孩子会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
一、为什么孩子会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
孩子会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孩子胆子小”,“孩子脸皮薄”“孩子与他人格格不入”等原因,而是我们没有了解孩子内心害怕的真实原因。
要帮助他们摆脱内心的恐惧,需要先了解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导致孩子害怕他人负面评价的深层次原因:
1.气质类型属于抑郁质
孩子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的第一个原因是受气质类型影响。在心理学中,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先天基础。通常称之为秉性、脾气、性情,气质是人的天性,没有好坏之分。
它分为胆汁质、多血质、
粘液
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抑郁质类型的人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比较多愁善感。
从气质类型来看,抑郁质的孩子表现为保守、焦虑、多疑,这种类型的孩子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尤其是负面的评价,对他人的无心之言容易浮想联翩,解读出多种意思来。
例如,一个抑郁质的孩子如果一次上台发言表现不好,老师对他说,平时要多加练习。他不仅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强,还会觉得老师不喜欢他,甚至还会认为同学们以后会瞧不起他,背后会嘲笑他等一系列否定自己的想法。
2.不和睦的家庭关系
不和睦的家庭关系是导致孩子害怕他人负面评价的另一个原因。不和睦的家庭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经常冷战或者争吵。从小在不和睦的家庭关系中长大的孩子,会极度缺乏安全感,变得自卑又多疑。
当父母吵架时,多数孩子都会选择沉默、隐忍。还有些孩子将父母吵架的原因归咎到自己身上,他们努力让自己变懂事来讨好父母,将自己变得很卑微。
在同学面前,他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即使是同学随便说的一句玩笑话,都会令他思考很久,怀疑别人是不是看不起他。
不和睦的家庭还喜欢批评孩子,孩子做错一丁点事,就大张旗鼓的指责。父母频繁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自卑,变得越来越恐惧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
3.成功的体验少
成功的体验少也会导致孩子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如果孩子长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自我认可度就会降低,对他人的负面评价就会产生畏惧感。
成功的体验是指一个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时所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感。
一个经常获得成功体验的孩子,会很坦然地面对失败,一次小小的失败对他产生不了多大的打击,相反,他会吸取经验,争取下次做得更好。这样的孩子,他人的负面评价只会激励他愈战愈勇。
而一个很少获得成功体验的孩子,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天生不如别人。没有百分百把握获胜的事情,他不敢去做,他会害怕别人的负面评价
其实,只要我们帮助孩子走出自己内心的恐惧,他就能勇敢地面对一切了。
接下来,我来教你一招“反馈过滤器法”,让你的孩子摆脱内心的恐惧,勇敢地走出去。
二、“反馈过滤器法”,三步摆脱内心的恐惧
反馈过滤器法,是说孩子在
接收别人
的反馈时,可以采用过滤器的形式,过滤掉一部分信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大脑接收的。
具体怎么操作呢?别着急,只要简单三步就能学会。
1.过滤掉属于个人攻击的负面评价
反馈过滤器法的第一步就是过滤掉属于个人攻击的负面评价。
什么是属于个人攻击的负面评价?就是一些人不怀好意,说出来的有意伤害别人的话,这些话没有丝毫作用,只会令人感到难过。当听到这些话语,我们要教会孩子启动大脑中想象的反馈过滤器,将它们过滤掉。
比如某一次,你的孩子代表班级,参加校级朗诵比赛,可是拿到的名次比较靠后。他内心本来就有些沮丧,可是某些调皮的同学居然这样指责你的孩子:“不会朗诵干嘛还参加比赛?拿到最差的名次,给我们班抹黑。”
这就是属于不怀好意的个人攻击,这样的负面评价既没有指出你的孩子在朗诵上的问题出在哪里,又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只是一味地指责、发牢骚,用语言刺伤别人。
面对属于个人攻击的负面评价,首先要跟你的孩子分析一下,这句话说得对不对。很明显这是不对的。第一,他是会朗诵的,否则老师不会让他代表班级参加校级比赛。第二,虽然没有拿到靠前的名次,但并不是最差的。第三,让你的孩子明白他的行为是在给班级争光,即使表现不是最出色的,也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其次,让孩子知道,这些同学的负面评价只是他们在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我们不要让这样的言语伤害到自己,必须过滤掉。
最后,对孩子的表现给予肯定,要鼓励孩子继续努力,不气馁,越战越勇。
当孩子顺利过滤掉属于个人攻击的负面评价之后,就可以进入反馈过滤器法的第二步了,也就是从一般性的负面评价中吸收有用信息。
2.从一般性的负面评价中吸收有用的信息
一般性的负面评价指不属于个人攻击的,纯粹指出你孩子问题的非正面评价。这类评价的表达方式听起来让人感觉不舒服,但仔细分析,却包含不少有用的信息。我们要教会孩子从中吸收有用的信息。
比如,当你的孩子表演完一段朗诵,可能会收到以下负面评价:1.朗诵的声音太小了,都听不见。2.表情好僵硬啊,好像跟谁有仇似的。3.怎么连稿子都没背熟啊,磕磕巴巴的。4.朗诵者整个人都没有进入角色,听起来一点感觉都没有。
这样的负面评价,你需要换一个角度帮助孩子分析,吸收里面有用的信息。
比如有人说孩子朗诵的声音太小了,都听不见,你可以根据孩子自己的感觉进行判断,也可以调查其他听众的感受来判断,如果只是个别听众的感受就可以置之不理,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就可以把它当做一条有用信息,收藏起来。
又比如,有人说你的孩子表情太僵硬,如果有录像,就看着录像跟孩子一起分析孩子的表情是否到位,与文稿内容是否相匹配,如果问题不大就可以把这条负面评价丢入垃圾箱,如果的确如评论者所说,那么我们不妨把它当做一条好的建议保存起来。
孩子接收到的每一条负面评价都像这样,一步步与孩子进行分析,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负面评价没有那么可怕,利用好还能促进自己进步。
当孩子慢慢接受别人的负面评价时,我们可以进入第三步,将注意力集中在负面评价的指导功能上。
3.将注意力集中在负面评价的指导功能上
负面评价的指导功能是指负面评价虽然表达方式令人难以接受,但它实实在在指出了问题所在,具有一定的指导功能
负面评价虽然对人具有一定的伤害,但我们不要忽视了它的指导功能。
孩子有时候害怕负面评价,是因为他们将太多的精力浪费在那些负面评价对人产生的伤害上面了,不仅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还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们要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负面评价的指导功能上,这样,他就没有心思再去想那些负面评价对他造成的伤害了,也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
比如,你和孩子都认可朗诵声音太小这条评价,那么,你可以和孩子思考一下,今后怎样做才能让声音变大。可以在平时说话时进行练习,也可以选定一个时间,刻意练习。
不管选择哪一种方式,你要做的,就是时时提醒孩子,有没有达到目标,将